(文/王振宇)秋意渐浓,校园里迎来了2025级新生入学。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系响应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要求,对大一新生开展了一场以“正学风、肃寝风、促成长”为主题的学风与生活作风集中建设活动。通过强化寝室卫生安全巡查、推行晚间自习监督制度等具体举措,旨在帮助新生“系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为未来四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方寸之地”入手,夯实生活作风基石
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憩的场所,更是折射精神风貌与品行修养的“窗口”。以往,部分新生脱离父母管束后,易出现作息紊乱、内务不整、沉迷网络等问题。为此,电气工程系教师、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宿舍管理员共同组建了查寝队伍。每周两次不定时突击检查,深入新生寝室,不仅检查被褥是否整齐、地面是否洁净,更关注是否存在违规电器、私拉电线等安全隐患,以及是否形成了健康规律的作息习惯。在检查中发现,新生在军训结束后普遍放松了寝室内务管理,脸盘行李箱随意塞进床底,牙缸水杯乱摆放在窗台,不每天打扫卫生,倒垃圾,导致室内空气浑浊。对应这些问题,电气工程系教师并未简单批评,而是组织了小型的座谈会,与同学们探讨整顿内务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系主任张宇老师表示,我们希望传递的不仅是学校规定不准做什么,更是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该怎样健康地生活。这种严管中蕴含的厚爱,逐渐赢得了学生的理解。新生坦言,一开始觉得不自由,但现在宿舍干净整洁了,室友们一起早睡早起,白天上课精神头足了,关系也更融洽了。
聚焦“黄金时段”,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晚七点,教学楼灯火通明,各个指定的新生自习室内座无虚席,学生都在埋头温习功课、写作业。这是学院推行的另一项核心举措——监督晚自习。
大学学习方式与高中迥异,更强调自主性与探究性。许多新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时,容易迷失方向,将晚上的宝贵时间耗费在娱乐休闲上。为扭转这一现象,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为所有大一班级安排了固定自习室,并要求教学老师与辅导员轮流值班,进行考勤与纪律维护。学院认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再需要监督,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制引导,帮助新生养成专注、高效的自学习惯,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沉浸式学习带来的收获与快乐,从而内化为自觉行动。
此次整顿活动并非一时之风,学院领导强调,学风与生活作风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一个在生活上拖沓懒散的学生,很难在学术上做到严谨求实;反之,良好的生活作风是培育优良学风的沃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大一新生的此番学风与生活作风整顿活动,正是对大学育人初心的回归与坚守。它体现了高校在授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致力于培养其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自律、担当与奋斗精神。当整洁的寝风与浓郁的学风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我们相信,这批新生必将以更饱满的姿态,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华章。
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全体教师将持续深入推进学风与生活作风整顿工作,帮助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