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薪璇)日前,哈尔滨学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完成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GB 46039-2025)于2025年8月1日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是国家标准化改革以来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了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 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和GB 31040—2014《混凝土外加剂中残留甲醛的限量》等3部国家标准。作为国家强制技术规范,其兼具“法规”和“标准”的双重作用,主要技术内容是针对外加剂可能影响到“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指标提出技术性能要求。制定安全和通用的外加剂基础标准,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利于守好建设行业基本技术底线,有利于进一步引导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省地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本次规范研编过程中,江守恒教授所在严寒地区工程材料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创新团队主要负责完成了混凝土用防冻剂技术内容的研编任务,将防冻剂技术指标首次写入国家标准。该团队基于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与技术,从2021年开始历时4年,对规定负温-5℃、-10℃和-15℃的混凝土防冻剂开展了近千组试验室试验与大量工程实践研究。经防冻剂技术数据比对分析,形成了科学、有效、完整的研究结论,研编完成冻结速率及养护制度对负温混凝土性能影响、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比和负温收缩率比等关键技术参数范围的确值,最终规范了混凝土防冻剂的安全技术标准参数,为《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接下来,我校省地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仍将在负温混凝土与冬期技术这一优势领域持续发力,继续深耕,不断求索,为推动冬期施工技术创新、为保障严寒地区土木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冲锋陷阵,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