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人才培养

 

艺术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与思政融合


一、修订背景

按照哈尔滨学院关于启动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需要与时俱进。此次修订旨在使培养方案更贴合行业需求、社会发展以及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二、修订思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调研艺术与设计行业的最新趋势,包括针对龙江地方、冰雪特色,新兴的设计领域如数字交互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等。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例如熟练掌握设计软件、具备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等,从而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 强调创新能力培养 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鼓励学生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模式,通过开展创意工作坊、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他们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 除了专业技能,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加强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为他们的设计作品注入更多的内涵和创意源泉。同时,加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

三、修订依据  

行业调研报告各专业组织教师团队对艺术与设计行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走访了多家知名设计企业、艺术机构,与行业专家、企业高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行业对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和良好职业素养的艺术与设计人才需求量巨大。例如,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企业需要设计师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并且能够理解用户体验设计的重要性。 教育政策导向 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艺术与设计教育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这为学院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政策依据,促使学院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趋势研究国际上一流艺术与设计院校的培养模式,发现许多院校都在强调跨学科合作、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借鉴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有助于提升学院的教育水平,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国际艺术与设计领域具有竞争力。

四、增加课程思政  

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在艺术史课程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设计实践课程中,引入社会责任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思考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开展思政教育活动邀请行业内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如何在设计作品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通过设计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组织学生开展与课程思政相关的项目实践。

此次艺术与设计学院培养方案的修订是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改革,通过明确的修订思路、坚实的修订依据以及积极增加课程思政内容,旨在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与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