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安全常识之一:防火管理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7-06-08 12:49浏览次数:

(一) 要让大学生了解防火知识

1. 消防

“消防”系指包括防火与灭火在内的同火灾作斗争的一项专门工作。这一特定的词义,而在当时是采用“火禁”、“火政”、“防火与救火”等词或词组。“消防”一词是清朝末年,由日本传到我国的,当初,它的含义是消除与预防火灾、水患等灾害,后来约定俗成,“消防”才具有现代人们所共知的词义,并沿用至今。

2. 为什么要让大学生了解防火知识

大学校园里,火灾也是威胁我们安全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大学里火灾比盗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高出十几倍。建国以来,在我国1000多所全日制高校中,从未发生过火灾的,难以找到。有的学校整座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被烧毁,损失了许多珍贵的标本与图书,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至于在同学们的宿舍里所发生的小型火灾,则每年可达数千起之多,烧毁同学们的衣物、图书,烧伤同学们的身体,烧毁公共财产的事例屡见不鲜。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保护国家、人民和公共利益的安全,保护他人和自身的安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神圣权利和义务。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保障安全,是实现上述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方面。如果火灾不断,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又怎能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继而担当起重任呢?因而,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灭火的基本道理和常识,对于维护国家、学校和同学们个人的安全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3. 引发火灾的主要火源有哪些

火源是起火必须具备的是三大条件之一,没有火源就不会起火。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1) 直接火源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 明火:如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灯火、焊接火、火柴、打火机的火焰,香烟头火,烟囱火星,撞击、摩擦产生的火星,烧红的电热丝、铁块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各种家用电热器、燃气的取暖器等。

② 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动机、电钟、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还有静电火花等。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气体和质地疏松、纤细的可燃物质起火。

③ 雷电火:瞬时间的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

(2) 间接火源主要有两种:

① 加热自燃起火:这是由于外部热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质加热到起火的温度而起火。加热自燃起火的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可燃物质接触被加热的物体表面;各种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形成电流增大线路发热;由于摩擦、辐射、聚焦、压缩等作用而产生热量;在熬炼和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温度未控制好或化学反应放热作用而产生起火燃烧。

② 本身自燃起火:这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条件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能自燃的物质有两类:一种是本身就可自燃起火的物质。如泥炭、木炭、原棉等;另一种是与其它物质接触时可自燃起火的物质。如钾、钠、钙等金属与水接触,可燃物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如刨花、酒精、棉花、甘油等与硝酸等强酸接触时都可起火。

(二) 防火检查中怎样认定火险隐患

凡是在生活、生产环境中,不符合国家制定的防火技术规范和规定、办法以及地方单位法规,存在易导致火灾的因素和问题,叫火险隐患。火险隐患分一般火险隐患和重大火险隐患。凡是有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由此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和伤亡及严重不良政治影响的为重大火险隐患。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可认定是火灾隐患:

1. 建筑布局不合理,火灾一旦发生容易蔓延并影响其它建筑物安全的;

2. 建筑结构及耐火等级与其使用性质不相适应,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

3. 火源(炉灶、火炉、锅炉、烟囱等)或热源(高温、蒸气、电热器具等)靠近可燃结构和可燃物品,有引起火灾危险的;

4. 电气设备不绝缘、接触不良、缺乏安全装置,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有引起火灾危险的;

5. 化学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方法不符合防火要求的,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在一起的;

6. 易燃物品存放不当,缺乏防火间距,万一失火容易蔓延扩大的;

7. 从事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操作,没有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工作人员不懂防火和灭火知识的;

8. 消防水源不足,消防器材缺乏或损坏的;

9. 安全疏散出口不足,安全通道堵塞。万一出事影响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影响水源使用的;

10. 应有避雷设施的场所而没有避雷设施或避雷设施失效的;

11. 应有消除静电装置的设备而没有安装和失效的;

12. 在从事用火作业的环境中,易燃易爆物质尚未消除,有导致火灾和爆炸危险的。

(三) 发现火灾以后怎么办

1. 发现火灾以后怎么办

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火,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生火灾的时候,都应当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扑救。”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发生火灾后,要沉着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扑救和自救。

(2) 迅速、准确地向公安消防监督机关报警,在报警的同时要发信号或呼叫,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抢救人员、疏散物资。火灾初起,燃烧面积小,容易扑灭,应及时抓住时机将火消灭在初起阶段,千万不可有依赖思想,坐等消防队来扑救。

(3) 待消防队到达现场后,要向指挥员报告火场有关情况,并协助灭火,维护火场秩序。

(4) 灭火后,要采取措施,保护好火灾现场,积极向有关人员提供有关线索,以便及时查清起火原因,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死灰复燃。

2. 怎样打火警电话报火警

发生火灾,首先要及时扑救,同时要立即打火警电话报警。火警电话是专用紧急电话,现在全国统一规定使用的火警电话号码为“119”。

那么怎样打火警电话报火警呢?

(1) 报火警时要沉着镇定,如果是外线电话可直接拨“119”,如果是中断线电话,切记先要拨通外线,然后再拨“119”,将火情迅速报告消防部门。

(2) 听到对方报“消防队”时,即可简练准确地讲清下列内容:

① 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单位及其电话号码。

② 失火的准确地理位置。

③ 火灾现场的基本情况: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

④ 耐心回答“119”的提问。

在报火警时,往往报警人因心情紧张而讲不清地址和单位,这时切记要冷静回答报警台的提问,以便进一步核实着火的地点,防止报警台没听准火灾地点,消防队伍不能及时到达火灾现场,而耽误了灭火战机。

(3) 当报警台讲到“消防车来了”,即可将电话切断,并立即派人在校门口和必须经过的交叉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同时,要及时通知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及有关领导。

(四) 灭火的基本方法及火灾的类型

1. 灭火的基本方法

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如果缺少其中一项,就可使火熄灭。由于火灾发生的类型不同,所以扑救的方法也不相同。人们根据物质燃烧的基本原理和多年的灭火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基本灭火方法:

(1) 冷却灭火法。任何物质的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极限称之为燃点。冷却灭火法,就是要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燃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用水进行冷却灭火就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另外,也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冷却灭火。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78.5℃的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在气化时迅速地吸取燃烧物质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使燃烧停止的目的。

(2) 窒息灭火法。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使可燃烧区内的可燃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使燃烧停止,这也是常用的一种灭火方法,对于扑救初起火灾作用很大,此种灭火法可用于房间、容器等较封闭性的火灾。

(3) 隔离灭火法。这是一种“丢卒保车”的灭火方法,将燃烧物体与其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消除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之一??可燃物,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隔离灭火法主要适用于扑救爆炸物、液体、固体和气体等火灾。

(4) 抑制灭火法。这是一种用灭火剂与燃烧物产生物理和化学抑制作用的灭火方法。如干粉灭火剂就是这种原理。

2. 怎样参加灭火

火场常常是人员众多、情况十分复杂的场所,要迅速地扑灭大火,必须统一指挥,协调一致,才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进行灭火战斗,在灭火战斗中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 一切行动听指挥。在火场上,各类人员要自觉地听从指挥机构的指挥,无论是抢救疏散物资,救护伤员,火场警戒,还是后勤保障,运送器材,都应服从统一调动,主动积极,达到整体协调,有秩序地进行灭火。

(2) 要提高警惕,遵守火场秩序,防止坏人乘火场混乱之机窃取财物,进行破坏活动。

(3) 在灭火战斗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既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敢于战斗,又要讲究科学方法,善于战斗,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要攻得上,撤得出,切忌满目行动。

(五) 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

加强日常对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对于扑救火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如何对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和保养呢?

1. 各个单位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要落实到专人,并认真负责。

2. 消防器材要登记造册,以防丢失。

3. 消防器材要专物专用,不能用于与消防无关的方面。

4. 消防器材应设置在醒目、便于取用、阴凉通风的地方,必要时应悬挂提醒标志。

5. 存放地点应相对稳定,附近不得堆放杂物,保持道路畅通。

6. 泡沫灭火器,消火栓在入冬前应采取防冻保暖措施。

7. 要定期检查保养。主要检查数量是否够、配备是否合理、机件是否损坏、生锈或出现故障,存放地点是否合宜,灭火药剂是否过期,喷嘴是否堵塞等等。消防器材使用后要立即装药剂。

(六) 消防工作的原则及消防员的职责

1. 消防工作的原则(两谁三定)

“两谁”即“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如发生了问题,视性质和情节轻重追究领导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定”指消防重点部位的定人、定点、定措施。

2. 专兼职消防员的职责(三懂三会、四知五熟悉)

三懂:懂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灭火措施,懂灭火方法;

三会: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

四知:知本单位基本情况,知重点部位,知重大火险隐患,知责任制度

五熟悉:熟悉防火负责人,熟悉专职防火员,熟悉消防组织情况熟悉生产(储存)性质,熟悉火灾危险性。

(七) 学生宿舍诱发火灾的因素及如何防火

1. 学生宿舍诱发火灾的因素

(1) 电气起火:

① 违章使用电炉子、电加热器、电热杯、电褥子、床头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