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宇)为贯彻学校党委“重走抗联之路,塑造思政教育实践特色品牌”的部署,土木工程专业于10月29日,在实训楼A509会议室组织开展“重温抗联历史,学习抗联精神”专题思政研学会,全体土木工程专业专任教师出席,会议由系主任王宇老师主持。
会议回顾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响应,积极组织抗日力量。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东北各地涌现出大批抗日义勇军,虽因力量分散一度受挫,但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向联合。随着1935年《八一宣言》的发布及后续相关政策的调整,各地抗日武装进一步整合,最终于1936年正式成立东北抗日联军,形成七个军的建制,开辟了四大游击区,展开了系统而顽强的抗日斗争。
在日军严酷的“治安肃正”与“铁壁合围”之下,抗联将士深入林海雪原,建立秘密营地,克服了物资极度匮乏、气候极端恶劣等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以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在黑山白水之间坚持斗争,铸就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保存实力,部分抗联部队转入苏联境内整训,编为教导旅,系统学习战术技能,为日后反攻积蓄力量。1945年8月,他们配合苏军重返东北战场,参与了解放多地的军事行动,并迅速与关内开赴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汇合,共同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为后续解放战争的推进提供了重要力量支撑。
如今,东北大地上仍遍布着抗联斗争的遗迹,赵尚志纪念馆、兆麟公园等成为铭记历史的鲜明地标,抗联精神已深深融入地域文化与城市血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抗联精神持续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教育教学,计划开设“东北抗联精神专题课程”,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