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禹、赵家贺)为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的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防、拒”综合能力,识别犯罪分子电诈常用套路,守护好个人信息和“钱袋子”,织牢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学校保卫处、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联合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保健派出所共同举办“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安全”主题宣讲活动。
2025年10月11日,活动如期在工程实训中心A323大会议室召开。保卫处、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师生代表约370人参会,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曹禹主持本次活动。

宣讲会正式开始前,校保卫处处长李家强剖析了学校目前发生的几起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真实案例,揭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隐蔽化、目标精准化、话术专业化”的新特征及对学生财产、心理造成的双重危害。他特别叮嘱同学们:务必将‘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刻在心里,遇到任何可疑情况,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和保卫处,这是阻断电信诈骗的‘第一道防线’。
在宣讲环节,保健派出所曲坤警官结合多年来一线办案经验,聚焦“冒充公检法”“网络贷款”“虚假兼职”三大校园高发诈骗类型,通过还原真实案例拆解作案流程。针对近期高发的“屏幕共享”类诈骗,民警现场演示风险操作环节,提炼出“公检法无安全账户、不向陌生人发验证码、拒绝随意开启屏幕共享”等易记易守的防骗要点。互动答疑环节中,民警就“诈骗链接识别”“受骗后维权流程”等问题逐一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知识传递更具实效性。
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雪莲全程参与宣讲,她在总结中强调,随着诈骗手段持续迭代,校园反诈已成为“常态化、全员化”的重要工作。此次警校联动宣讲,既是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第一课”,更是构建“校—警—家”协同反诈体系的具体实践。她希望参加此次宣讲活动的同学以本次活动为起点,不仅要做自身财产安全的“守护者”,更要争当校园反诈的“宣传员”,以个体带动群体,让诈骗分子在校园“无隙可钻、无机可乘”。
此次活动通过“警校协同、师生联动”的模式,实现了反诈知识从“被动听”到“主动问”的深度传递,有效提升了新生的识骗、防骗、拒骗能力。下一步,学院将以“全覆盖、常态化”为目标,通过学年安全教育大会、班级主题班会、反诈知识竞赛等多元形式,推动反诈教育融入日常校园生活,持续巩固“警校协同、师生共防”的安全防线,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