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吉香)为贯彻学校党委“重走抗联之路,塑造思政教育实践特色品牌”部署,同时落实“知敬畏懂规矩守纪律 强教风正学风树校风”专题活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育人深度融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师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专业教师代表,开展“重走抗联路”主题党日实践活动,以红色实践筑牢理想信念,为专业内涵建设注入思政动力。
一、学抗联历史,悟精神内涵——筑牢思政教育根基
聚焦“抗联精神学习”,组织师生通过观看历史视频,系统回顾东北抗日联军14年浴血奋战的历程,深入理解杨靖宇、赵尚志等革命先烈“忠贞报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抗联精神核心。期间,专业教师党员结合教研活动中“道术兼济”教学理念,现场搭建“抗联精神与专业育人”的连接点:“抗联战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靠智慧与毅力解决物资短缺、通讯不畅等难题,这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攻克技术瓶颈、优化建筑智能系统’的专业追求高度契合,我们要将这种‘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的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指导。”
二、走抗联征途,践初心使命——强化实践育人实效
结合大学生艺术节活动,专业师生加入 “重走抗联路” 实践环节,强调设计“模拟物资运输(携带小型电气设备模型)”“简易信号传递(结合基础电气原理)”等贴合专业特色的比赛作品,将专业认知与红色实践结合。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协同完成任务,既增强了支部凝聚力,也让“团结协作、迎难而上”的抗联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让同学们体会到抗联战士的不易,也意识到未来从事建筑电气行业,需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做好每一项系统设计与调试工作。”
三、谋融合路径,促专业发展——衔接教研改革目标
活动尾声,师生党支部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如何将抗联精神融入专业教学、落实学校思政品牌建设要求”展开讨论,呼应教研活动中“强教风正学风、推动教学改革”的思路。会上,教师党员提出具体落地举措:在《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核心课程中,增设“抗联精神课程思政模块”,如以“抗联通讯设备发展”引入“现代建筑智能通讯系统”教学,以“先烈攻坚克难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技术研发中的责任担当;学生党员则建议组建“红色技术服务小组”,利用专业所学协助纪念馆优化照明电路、升级简易智能安防系统,实现“专业实践+红色服务”的双向赋能。
此次“重走抗联路”活动,既是专业党支部响应学校党委思政品牌建设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对教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与育人目标协同”要求的深化实践。后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党支部将持续以抗联精神为引领,把红色教育成果转化为专业教学、实践创新的动力,进一步完善“思政+专业”融合育人模式,切实助力学校思政教育实践特色品牌打造与专业内涵建设,为培养“有理想、懂技术、敢担当”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