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思政课程体系 |      实践教学 |      经典选读 |      教学案例 |      双语资源 |      教学风采 |      教学视频 |      历史人物 |      学生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

互联网为什么能赚钱?

2009-03-02 11:02:01  点击:[]

案例适用: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

案例内容:

网络公司更值钱了

继携程旅行网2003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7,560万美元之后,国内以互联网增值服务(主要是短信)为主业的灵通网3月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860万美元。

还在上市路上的包括:TOM公司的互联网业务,TOM Online准备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筹集15亿港币(合1.94亿美元);腾讯QQ计划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募股金额2亿美元左右;盛大公司也计划第一季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3亿美元。

之前2月17日,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获得8200万美元投资。另外两个电子商务网站卓越和当当分别宣布获得投资。

这批钱和2000年三大门户网站上市分别融资7000万美元的幅度相比,表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值钱了。

与获得融资相比,三大门户网站2003年的盈利更让人兴奋;新浪收入1.1430亿美元、净利润4,160万美元;网易收入6,547万美元、净利润3,900万美元;搜狐收入8,040万美元、净利润2,640万美元。联想集团2003年前三季度营业额达169.22亿港元,利润为8.49亿港元(2002年度营业额为202.3亿港元,净利润10.44亿港元)。新浪网首次年度盈利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中国IT业领头羊联想集团利润的1/4。

与被认为网络泡沫最严重的2000年相比,互联网公司的价值与收入、利润、成长率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美通无线公司CEO王维嘉说这一轮上市的公司的平均市盈率都在18-25倍左右,公司上市融资额度用它的收入和这个比例一算就能知道,他说:“华尔街变得非常实际了,纳斯达克也变得正常了。”

怎么赚来的钱?

新浪、搜狐的收入结构中,广告收入分别是36%和37%,其他为非广告收入。由下载网站变身来的卓越网在2003年做到了销售额人民币1.5亿元,主要商品是图书音像制品。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最受人期待的生意,“全国人民每人出1块钱,我就有12亿元”的老笑话在互联网上也许是部分可行的,特别是短信收入起来以后。

和电子商务一样,短信的起点并不高,网站之间互相看着做了起来。“因为短信使得‘信息直达2亿终端’(不管手机还是PC用户群,比如QQ,比如手机短信)成为可能,所以它不是笑话了。那个笑话的根本矛盾,在于告知终端的有效率无法控制,成本过高。”龙音数码CEO张震阳说。中华创业投资协会副秘书长陈立辉说:“生意也许是最简单的,不管是卖一张CD还是卖一条短信,电子商务的妙处就是把这种简单的小生意做大了。”美通公司的王维嘉从这个意义上甚至把无线互联网看成是中国缔造“拇指文明”的大机会。

短信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呢?王维嘉讲了一个故事:“美国一家软件和互联网巨头派了十几个人到中国来了解中国的互联网状况。一天,他们在做足部按摩时,对十个服务小姐进行了调查。问她们谁上互联网,回答是没有人上网, 问几个人有手机,结果九个人说有,另外一个表示下个月要买手机;问谁发短信,所有十个人回答都发短信。其中一个人每个月短信的费用是200元人民币,而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元人民币。”

2000年时中国短信占世界总量的1%,2001年占到7%,2002年占到25%,2003年更是占到了34%,全世界每3条短信里就有一条是中国人发出。而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手机数,都只占到全世界的1/6。三大门户网站收入组成部分中50%以上都是来自于无线增值服务,即移动互联网。“从严格的财务意义上来讲,他们应该是拥有著名网站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公司似乎更准确。”

3月7日,新浪21亿美元市值,雅虎292亿、Ebay447亿、英特尔1891亿、微软2849亿。

美国投资银行家皮特•弗里兰德的一句话在中文媒体中广为传播:“目前美国人中有55%的人使用手机,在香港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1%,而目前中国只有21%的人使用手机,再考虑到中国13亿的人口,这一市场的潜力可想而知。”这个市场潜力和公司实力差距正是上文所说中国互联网新一轮投资热的背景所在。

案例来源:

“互联网为什么能赚钱”,邹剑宇,《三联生活周刊》,2003(19)

案例讨论:

1. 互联网为什么能赚钱?

2. 互联网领域里的劳动创造价值吗?

评析资料参考:

互联网的收入来自两部分,一是网络广告和传统媒介广告收入,二是非广告收入。非广告收入中包括无线增值服务和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等等。如新浪、搜狐的收入结构中,广告收入分别是36%和37%,其他为非广告收入。

互联网领域里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它属于高科技含量的服务劳动。

服务劳动泛指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的劳动。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服务劳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网络经济的发展,正在为消费者提供花样繁多的物美廉价的新服务。从E-mail、IP电话到移动商务……,该领域与金融业、旅游业、信息咨询业等许多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网络经济的发展正在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透明,信息传播更加快捷、畅通。总之,我们已经并将继续从网络经济的发展当中享受更多好处。这种高科技含量的劳动不但是生产性劳动的范围的一般扩大和延伸,而且是复杂劳动。因此,互联网能赚钱就不再令人费解,它与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的观点是一致的

上一条:案例名称: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 下一条:大跃进――“一天等于20年”

关闭

版权所有: 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