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宇是在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子里长大的孩子。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也不错,从进入小学开始,她就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家里人世代都是文盲,到父亲这辈才开始有点文化。即使家里再困难,父亲也坚持要通过求学让孩子走出这个世代贫穷的村庄。隋宇在学习上很努力,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她是整个村上人表扬和羡慕的好学生,而且从上学以来都在班级里都是班干部,这也是她自己引以为自豪的地方。她从小喜欢画画,有一些作品还在学校活动中展出过。
2004年通过自己辛勤努力被哈尔滨学院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录取。当录取通知书送到手中的时候,贫困的村庄都沉浸在欢喜之中。她是整个村子里面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
考上大学当然都很高兴,然而学费的问题使母亲的泪水里既饱含着喜悦,又新添了惆怅。父亲,现已下岗在家。母亲是农民,靠种田生活,种田的收入是现在仅有的家庭收入来源。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常年有病。妹妹也在上学,父亲失去工作,家里的所有消费支出全部转移到母亲的肩上。这样一个收入少,消费多的家庭生活是可想而知的。一个家庭没有了基本的收入,每年还要为孩子交纳相当数额的学费,父母省吃俭用,拼命工作,对一个农村家庭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利用入学前的暑假积极去打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筹集学费。两个月的暑假她分别在三个公司干过兼职,虽然很累,也很苦,省吃俭用也只能赚到1500元的学费。
历经坎坷,进入校园以后,书总算可以读了,心总算安定了下来。从此以后,她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学着用笑容,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勇敢地正视一切。正是贫困,给了她一次历练的机会,用课余时间到外面打工,做过饭店的服务员,在学校代理过电话卡的销售。在这样的生活中接触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人,为学费的筹集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其实挣学费是一种收入,但更多的收获是更加成熟和稳重了。家境的贫寒,不仅没有让这位寒门学子被生活压垮,反而更加激发了她的潜力,她从多角度经营自我,让知识在逆境中闪光,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在艰难中成就坚强。学习上奋发图强,各项成绩优异,遇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工作上本着为同学们服务的态度,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活动。她在学生干部的岗位上踏实肯干,积极努力,热心为同学们着想,起到了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回报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不懈努力、奋发自强。
回首三年的大学生活,是贫困教会她坚强,教会她积极乐观地正视现实、正面人生,更带给她改变生活、掌握命运的决心与勇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虽然人的出生无法选择,但人总可以去拼搏,去创造,为自己的人生开拓一片宽广的崭新天地。
人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