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思政课程体系 |      实践教学 |      经典选读 |      教学案例 |      双语资源 |      教学风采 |      教学视频 |      历史人物 |      学生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社会主义500年

2020-04-08 16:46:51  点击:[]

【案例呈现】

系列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前五集的标题为《乌托邦岛》《太阳之城》《叛逆贵族》《法郎吉传》《孤岛沉没》,这五集分别介绍了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五位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著作。

这五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他们自己的著作中细致地描写了令人向往的未来蓝图。在莫尔的乌托邦里,财产公有,没有贫富差距,住房每隔10年抽签调换一次,人人自由进出。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人民都是富人,但同时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他们使用一切财富,但又不为自己的财富所奴役”。在傅立叶的“法郎吉”即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农工协作社”中,全体人员都住在一所豪华宫殿式的大厦内,大厦的中央部分为公共机关,如食堂、商店、俱乐部、图书馆、花房等。大厦一侧为工厂,另一侧是住宅和集会大厅。而在欧文的“新和谐”公社中,人们衣食无忧,儿童接受教育,社员享受免费医疗。

诸位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做梦”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了解了他们的家庭和本人的社会地位,我们就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了。莫尔,出生在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4岁就到牛津大学深造,后来成为出色的律师和国会议员;康帕内拉才华出众,如果不是与当局作对,正如一位老人感叹的,“这个青年一定会成为伟大的学者”;圣西门出身贵族,15岁就被封为伯爵;傅立叶出生于富商家庭,20岁开始独立经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欧文虽然是一位马具匠的儿子,但经过生活的历练,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欧洲著名的大企业家。

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们自身的局限,没有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但是,他们忠诚于自己的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却令我们肃然起敬。莫尔被处死;康帕内拉一生辗转于50余所监狱,在狱中的时间长达30多年;圣西门因贫困而死;傅立叶在无尽的守望中郁郁而终;欧文为了实现理想王国,千金散尽,最终倒在讲台上。

【案例点评】

16世纪初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500年的历史。这期间,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人类就一直追求美好的未来,提出过各种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其中最重要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这些伟大的思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本案例讲述了五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生平事迹。他们虽然出身富足家庭,才华横溢,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世俗的荣华富贵,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批判现实、开启民智、为民众创造美好未来的艰险人生,并一生坚守自己心中的梦想,不畏艰苦、不惧挫折、奋斗到底,至死不改初衷。虽然这些最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者并没有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正确道路,而是其后继者——马克思主义者们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勇敢实践,使他们的理想迈进了现实。但是,我们还是会对这些社会主义先驱心生敬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贵精神和伟岸人格,至今都令我们感动不已。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原理课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第一目“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教学。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前阅读相关文献,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思考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被称为空想,而不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此案例的两大作用:其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启迪作用;其二,空想社会主义者敢于追梦、为大众利益自我牺牲的精神,对今天中国社会精英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激励和榜样作用。这一案例最好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其生动鲜活的细节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可以以“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组织课堂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点评。

上一条:教学案例:正确理解“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下一条:教学案例: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

关闭

版权所有: 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