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文本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实践领域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丰硕的建设成果已经给很多国家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带一路”重要项目,中国在马尔代夫援建的中马友谊大桥于2018年8月30日晚正式开通。这条跨海大桥全长2000米,连通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和机场岛。中马友谊大桥是马尔代夫迄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中马两国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领域的标志性项目。“海上丝路”架起的中马友谊桥,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拥有跨海大桥的百年夙愿。
中马友谊大桥位于印度洋嘎杜海峡,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大桥建设全面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规范、中国技术。鉴于特殊的地质和恶劣的海况,不到最后那一刻,工程建设者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建桥者克服了施工海域长周期涌浪、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等恶劣条件,在33个月的超短工期内完成了大桥建设,开创了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特大型桥梁建设的先河,为今后的桥梁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马尔代夫有史以来第一座跨海大桥,中马友谊大桥连通了马累、机场岛及新城胡鲁马累岛,环马累生活和居住圈得以形成。马尔代夫全国人口约有30%都居住在首都马累,马累地区居住拥挤,房租太高,一个简陋的单人间每月都要花费1万拉菲亚(约合700美元);而一水之隔的胡鲁马累岛环境更好,租金仅为马累岛的一半左右,政府还在那里建了许多廉租房。不过,住在那里的人到马累上班又会面临交通不便等问题,需要很早起床排队坐船。现在中马友谊大桥的贯通将彻底改变这一切。与此同时,马累与机场岛之间的人员往来量也十分巨大,但即便如此人员流动却只能依靠摆渡船往返,并且极易受天气影响。大桥开通后,游客能够通过陆路从马累快速到达机场,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马尔代夫出租车司机哈桑兴奋地说:“大桥通车了!太好了,以后可以直接去机场接人了……伟大的工程!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中马友谊大桥契合了马尔代夫大马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马累地区“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建设和连岛走廊带“产业群、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将有力推动马尔代夫社会经济发展。马尔代夫阿利亚投资有限公司业务集中在电脑硬件、建筑、摩托及其零配件。该公司在胡鲁马累岛有业务,很多建材和摩托配件都要从胡鲁马累岛租船运到马累岛。从胡鲁马累岛水运建材或摩托零配件到马累岛,单次租船费用一般6000拉菲亚(约合400美元),大桥建成后,这些货物用公司货车直接从桥上运输,每个月能省下数万拉菲亚,既方便又能节省下大笔费用,极大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二、案例解析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实践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丰硕的建设成果给很多国家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本案例提到的中马友谊大桥就是众多中方援建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的一个。从施工建设到最终完工历经三年时间,两国工程建设者克服了施工海域长周期涌浪、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等恶劣条件,开创了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条件下特大型桥梁建设的先河。虽然这条跨海大桥仅有两公里长,但是它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百年的夙愿,对马尔代夫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为中马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作出了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注重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涵盖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行经的国家和地区,是新时代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的一项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还将继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佳话,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稳定。
三、案例来源
1.中马友谊桥实现了马尔代夫人民拥有跨海大桥的夙愿,《人民日报》2018.09.06。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
3.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
(袁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