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榜样 > 青年榜样 > 正文

丁香学子|徐宝勇:以志愿为笔,绘就青春担当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0日 16:20    作者:党委宣传部         点击:

编者按:为进一步展示我校学子风采,彰显青春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特别推出《丁香学子》专栏。该专栏集中报道我校学生在各领域的卓越表现,充分展示广大学子刻苦学习、不懈拼搏的典型事迹,广泛宣传他们勇于创新、乐于助人的优秀精神。通过该宣传栏,希望全校学生以优秀学子为榜样,践行“崇德砺志、博学笃行”校训,弘扬“知行统一、勤奋求真”校风,砥砺奋发、勇毅前行。

本期“丁香学子”徐宝勇,他的足迹印在亚冬会的火炬传递赛道上,留在哈尔滨马拉松的晨曦里,藏在社区独居老人的客厅中,也刻在150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记录里。

 

学子简介

徐宝勇,中共预备党员,人工智能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2022级本科学生。曾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等职务,志愿服务时长超1500小时,多次荣获志愿服务各类奖项。成绩优异,第十四届全国高校数学师范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东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挑战杯”省级银奖两次、国创赛省级银奖。哈尔滨市优秀志愿者、哈尔滨市暑期“三下乡”优秀个人、哈尔滨马拉松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标兵)、校优秀团干部(标兵)、校一等奖学金等众多荣誉

志愿行:从赛事到基层,让温暖可触可及

“志愿服务不是站在台前的光鲜,而是蹲在角落的坚守。” 这是徐宝勇写在志愿者手册扉页上的话,也是他多年来的行动注脚。

赛事服务里的“钉钉子精神”

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徐宝勇经过多轮选拔成为火炬传递志愿者。为了确保每一个动作精准到位,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从火炬传递的流程细节,到应急情况的处理预案,都逐一牢记于心。传递当天,他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敬业的工作态度,展现了哈尔滨青年的良好风貌,最终获评“亚冬会优秀志愿者”,事迹更被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平台报道,成为哈尔滨青年的亮丽名片。

 

而在哈尔滨马拉松的赛道旁,他的坚守延续了三年。每年赛事日凌晨3点,星星还缀在天幕上,他已踩着晨露赶到补给点:清点矿泉水、摆放能量胶、检查医疗设备,忙得额头冒热气。比赛开始后,他一边为选手递水,一边喊着“加油”,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2025年,他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站上起点台参与鸣枪仪式,当枪声划破长空,他知道,这是对三年“凌晨坚守”的最好回馈。

 

基层服务中的“暖心温度”

走出大型赛事的聚光灯,徐宝勇的志愿身影更常出现在基层角落。2024年哈尔滨市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他带领志愿者团队走进乡村学校,为留守儿童设计“数学趣味课堂”,团队最终斩获市级社会实践示范团队一等奖。

在社区服务中,他每周定期走进独居老人的家中,打扫卫生后,坐在沙发上陪老人读报纸,听老人讲年轻时的故事。“小徐来了,家里就亮堂了。”老人们真切的话语,是对他最好的褒奖。社区人口普查时,他逐户上门登记,遇到老人看不清表格,他就逐字念、慢慢写;疫情防控期间,他化身“配送员”,为隔离居民送蔬菜、倒垃圾,在寒风中一站就是8小时,口罩勒出的红印子,成了他青春里的“勋章”。

 

志愿路上的“领航力量”

作为全国“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者,徐宝勇不仅自己投身志愿,更带动更多青年同行。他组织同学们回到家乡开展政策宣讲、公益支教,“让更多人把志愿的种子带回家乡”,是他的心愿。

从校级优秀志愿者到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金、银、铜奖,从市级“三下乡”优秀个人到全国“返家乡”优秀组织者,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他用脚步丈量的责任——1500余小时的服务时长,不是数字的堆砌,而是无数个“凌晨 3 点”“周末上午”“寒风中的坚守”拼凑成的青春答卷。

 

学业基:以勤勉守初心,为志愿筑根基

作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徐宝勇始终记得“站稳讲台”的初心。课堂上,他的笔记本里满是彩色批注的数学公式;课后,他在模拟教室反复练习授课语态,教案改了一版又一版。这份勤勉让他连续多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斩获校一等奖学金,更在第十四届全国高校数学师范教学技能大赛中,以清晰的逻辑、生动的互动设计,从全国选手中脱颖而出,拿下一等奖。在东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中,与团队成员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建立严谨的数学模型、反复验证求解,最终拿下一等奖;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参与“挑战杯”竞赛与国创赛,多次获得省级银奖,用实践诠释了“学以致用”的真谛。

 

学生事:以担当聚力量,为志愿搭平台

曾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的徐宝勇,更懂“平台”对志愿的意义。担任校青协主席期间,他牵头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建立“招募-培训-考核-归档”全流程体系,为每位志愿者建立电子服务档案;打造“I创精英”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4年哈尔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七届黑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

作为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他协助老师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青马工程培训班、学生代表大会等活动,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让志愿成为校园的新风尚”,是他在学生工作中不变的追求。

 

他就像一束流动的光,在赛事现场照亮赛道,在基层角落温暖人心,更在无数青年心中点燃了志愿的火种。未来,他将带着这份热忱走上讲台,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讲给更多孩子听——这,就是徐宝勇的青春答案。

共青团中央 | 黑龙江共青团 | 哈尔滨共青团 | 访问哈尔滨学院官网
 团委邮箱:hrbutw@163.com 联系电话:0451-86601531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哈尔滨学院团委
公众号
公众号
团团
团团
抖音
抖音
微博
微博
哈院青年 视频号
哈院青年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