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专业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学校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学院动态>>正文
食品工程学院第一周在线教学工作简报
2020-03-09 19:37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食品工程学院迅速响应,积极应对,针对延迟开学期间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调整和安排,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了线上教学相关方案,鼓励和引导任课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各教学平台,采用线上授课模式开展教学,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已顺利完成开学第1周的线上教学工作。

一、学院提早谋划、精准施策全力保障教学工作

2月初,食品工程学院线上教学筹备工作就已全面展开。学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视频会议讨论并布置在学生不返校的情况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工作与执行计划,号召教师对线上教学提前准备。随后,各系分别组织第1-4周有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进行各类线上教学平台和软件工具的使用培训,组织教师筛选线上慕课资源,在多个平台间不断测试网络稳定性、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的可行性、各平台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线上信息的负载能力等。学院专门组建在线教学工作组和上线课程教学质量督导组对全部课程进行审查,要求第1-4周开出的所有线上课程在228日前完成跟学生的线上模拟演练。截至227日食品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线上教学培训255人次,师生模拟线上教学演练200余次。

为了进一步保证线上教学质量,食品工程学院于2020228日上午9:30,通过“云端”做了一次线上课堂教学模拟演练和教学方法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线上教学模拟演练”和“教学研讨”两部分。线上教学模拟演练分别由化学专业田玫教授,生物科学专业杨玉菊教授、郑苗苗副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谢玉峰博士四位老师主讲,讲授课程分别为《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病毒学》、《酿酒工艺学》,教学平台主要使用了“腾讯课堂+雨课堂”、“腾讯课堂+学习通”、“腾讯会议+学习通”。

教学模拟演练后,以系为单位通过视频会议展开教学研讨,分别对四位老师的线上授课分析点评,并交流分享各自在模拟网络授课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经过研讨,各系一致认为四位老师的线上课程非常成功,教学平台使用熟练,每位老师使用的两个平台之间衔接自如,以多种方式引导、指导、督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和活跃性都很好。同时,大家对如何设置线上授课内容?如何利用线上慕课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遇到所使用的平台出现卡顿等现象如何应对?如何最大限度还原实景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系内总结的经验和解决不了的困惑最后回到学院视频会议进行交流和分享,田玫院长和姜艳丽副院长分别解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困惑。

此次活动的开展,缓解了老师们在准备线上授课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增加了老师们开展线上网络教学的信心,对提高我院教师的线上课程方式方法创新和线上教学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31日,学院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督导组对第一周开出的所有课程进行开课前的最后一次督查,针对在模拟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制定解决方案并推进落实。

32日,学院16门课程以在线课堂形式正式开课,14名教师依托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多种方式实现线上教学。学院领导班子、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通过线上听课、看课等多种形式,了解我院线上开课教学情况并进行督导。学生与教师隔空相聚,师生都首次经历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和体验,获得了良好的在线教学效果。为此,师生们都有许多话想说。

二、首次相聚云端,师生们如是……

生物科学专业教授杨玉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我们师生只能隔空相聚,这学期我采用了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课前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课件和慕课资源,让同学们提前预习;课上采用腾讯课堂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方法,在实现直播的同时又能通过有效的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课后通过雨课堂布置作业,从而有助于学生们对课堂讲授内容消化和巩固。通过一周的线上教学实践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我会更加精心的准备每一堂课,让学生们能学有所获,同时不辜负家长们的期望。期待着山花烂漫时,我们师生重返课堂。

 

《微生物学》任课教师  杨玉菊 教授

 化学专业副教授刘冉:刚接到要进行网络授课的通知时,我有些紧张,担心网络授课能否实现实体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平台的系列讲座,以及学院组织的教师示范课,我逐渐了解了各个平台的优缺点。经过与同学们和其他教师的反复模拟和探讨,最终确定了比较理想的直播授课模式。教学第一周的四次直播授课比较圆满地结束了,全体同学都准时进入课程,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让我感受到同学们对老师授课的认可。同时,雨课堂的数据反映出同学们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我相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

《物理化学》课程任课教师 刘冉 副教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刘欣博士:以网络直播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讲授《食品化学》这门课程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筹备线上授课开始就积极参加学校推荐的各大网络授课平台的各种培训,筛选线上慕课资源。在正式开课前,多次和学生在腾讯课堂中进行演练。32日这一天是我的直播首秀,心情还是蛮紧张的。幸好授课内容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即使是对着电脑也能清晰流畅的讲给学生听。同学们积极配合我的课堂互动,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这让我很欣慰,课堂气氛很轻松。慢慢地,我的授课状态渐入佳境,能够像常规授课一样将知识点展开,给同学们列举多个案例便于知识的理解,同时将网络上的视频资源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很开心,我也很安心,我的直播首秀完美落幕。

《食品化学》课程任课教师 刘欣 博士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孙宇博士:数字化教学模式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于我来说也是个挑战。《食品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我采用的是腾讯会议+学习通的直播方式,尽量模拟面对面授课方式。尽管在开课前我已经掌握了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也和学生进行了模拟授课,但真正开始上课还是有些手忙脚乱。一方面来自于上课高峰期,学习软件出现打不开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线上授课与学生互动占用了较多时间,课程进度比预期慢。吸取第一周的经验,我在家中装了WiFi放大器,希望能减少网络卡顿。希望通过不断的调整,同学们能尽快适应线上教学的节奏,我也会努力当个好“主播”。 

《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授课教师 孙宇 博士

化学专业2018-1班贾丹同学:网络授课让我体验到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上课方式。从最初的新鲜感慢慢沉浸在课程的学习中。我感觉这种上课方式很便捷,但需要我们的自觉性。老师在课前提供课件、电子版教材,并且发布预习内容。在授课时,老师会通过提问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仅能促使同学们跟上老师的节奏,还可以更快地掌握重点。课后,老师会及时发布作业,让我们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尽管是实验课,我们无法动手操作,但我们提前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回到学校就能够直接做实验了,并未落下课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7-2班王杨洋同学: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让我们改变了上课方式,不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线上教学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刚开始难免有些不适。第一天课上完课,我们几乎是头晕眼花。好在老师及时调研我们线上学习体会,我们把想法和建议告诉了老师,老师们及时调整使我们很快适应,渐入佳境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7-1班李莹莹同学:虽然受疫情影响无法返校,但线上学习的日子在师生互相交流中一天天过去,我们每天都过的充实而有规律,收获很大。过去的一周,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远程授课这种全新上课模式,老师使用腾讯会议直播,通过学习通点名、积极在线互动交流问题、上传作业、查看学习资料、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任务。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与学生主动沟通交流,积极配合,互相理解支持,让我们实现了停课不停学。这次居家抗疫,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学习机会,学到了敢于担当,学会了感恩,感恩教育工作中负重前行的老师们,是你们的辛劳付出,才让我们能安心呆在家里学习。

生物科学专业18-2班许安娜同学:我上的第一节网络课是动物生理学,一开始我并没有很期待,因为之前我在网上看到许多帖子说老师刚开始授课时,一节课有大半节是在熟悉软件功能。随着这节课的进行,我发现魏红老师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手忙脚乱,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她流利顺畅地向我们展示她的PPT,深情并茂地讲解,而且将讲练结合做到了极致。每当她给我们讲解完几个知识点时,就马上用雨课堂让我们做练习题来巩固。反倒是熟练电子产品的我们刚开始还有点手忙脚乱。这堂课结束后我就喜欢上了网上授课这种方式,因为平时上课比较内向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和老师互动。而且我们还可以在一些软件上找到很多平时看不了的好课程,为以后的考研做准备。

三、充分发挥各级督导职能,为线上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为了保障线上授课教学质量,食品工程学院按照学校布署,开展了学校领导-校级督导-院级督导三级听课巡课制度,院里每位督导除了完成学校要求的每周两节课的听课任务外,其余时间随机进入线上课堂看课。32日、3日,院级督导共听课17门,看课28门。33日晚院级督导组召开视频会议,每位督导分别汇报两天来听课看课情况,形成教学质量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督导听课巡课总体情况

教学秩序良好,教师都精心准备,课程内容讲解较为熟练。

2. 大部分老师对直播平台的使用、平台的切换都比较熟练,使用比较顺畅。

3. 教学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体现了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4. 教师课前向学生发送课件和学习资料,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效果较好。

5. 经初步统计,学生平均出勤率在99.3%

(二)督导反馈的主要问题

1. 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反馈

1普遍反馈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直播教学模式比较适宜,运行流畅。

2)反馈雨课堂、学习通都出现卡顿、学生进不去的情况。

3)智慧树知到没有卡顿出现,运行较顺畅。

2. 关于网络授课教学质量的反馈

1部分老师过于注重平台的应用,平台之间来回切换,搭配的平台已出现持续卡顿,不能及时改变策略,占用了一定时间,导致课程内容量偏少。

2有的老师整堂课跟学生都没有互动,没有组织管理学生,典型的一言堂。

3个别课堂和学生互动不够艺术,提问和推出习题设计不足。

3. 建议整改措施

1要求后续开出的所有课程都要使用直播方式授课,至少要选用两个直播平台(其中一个作为备选)。

2部分课程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要提高与学生互动的艺术,建议最好的互动方式是提问或者答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在不在听课,也可以检测学生认没认真听课。

3建议课程在开课前向学生发布学习资源,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做好笔记。在直播课时梳理知识脉络,详细讲解重难点,穿插一些问题提问,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建议老师在使用直播平台授课后,回放一下授课过程,自检自省,对自己授课过程进行分析,查找不足,以利改进。

5建议老师在电脑端以教师身份讲课的同时,在手机端以学生身份登录,便于发现直播过程中学生端可能出现的问题,利于及时处理。

学院教学质量总结报告发到了学院工作群和各专业群,请各任课教师对照已出现的问题来查摆自身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参照列出的整改措施要有个性化的改进对策,避免在后续线上课中再次出现。

与此同时,要求督导把听课评价实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肯定优点同时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对于严重的个性问题由教学副院长与相应任课教师单独交流,指出问题同时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并持续跟进。

3345日,督导除了按计划听课以外,还有针对性地走进个性问题比较明显的老师的课堂,发现经过督导和教学副院长的指导后,有的老师课堂教学设计进步很大,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第一周我院督导共听课39门,看课17门,覆盖率98%目前我院的线上课程在校院督导的共同下,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了保证。

四、食品工程学院学生线上学习学情调查

在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线上教学质量同时,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向我院大一到大三学生发送调查问卷进行集中调研。

我院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总数为840人,但收回问卷1082份(其中有外院学生参与调查242份,还有2名大四重修学生)。

数据分析显示,超过48%的学生认为疫情对学业没有影响,超过76%的学生能适应线上教学,超过67%的学生喜欢直播线上授课方式。93.25%学生认为课前教师要提供课程资料,62.48%的学生觉得课前学习MOOC有益,58.96%的学生接受课前布置学习任务,68.95%的学生接受课后布置的作业。74.49%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5.55%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效果很好或者非常好,38%的学生认为一般,6.38%学生认为较差。在线上课堂师生互动时间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0%的学生觉得510分钟一次比较合适,有44.73%学生觉得20分钟一次比较合适。有45.56%的学生喜欢通过师生研讨的方式进行线上学习,45%的学生喜欢通过微信、QQ群互动,29%的学生喜欢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进行互动。有44.7%的学生接受线上课堂像实体课堂一样讲授,41.13%学生认为线上课堂应讲重点、难点。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当前我们老师设计的线上教学方案还是比较合理的,不排除因学生各门课程都集中线上授课,长时间使用手机预习、上课、做作业,累加时间过长,过于疲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不接受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和课后布置作业。当前我们任课教师超过95%都选择雨课堂、学习通、智慧树知到等平台实施课前布置任务、课中互动、课后提交作业等跟学生互动,但学生只有29%接受这种方式,有45.56%的学生更喜欢微信群、QQ群沟通互动,分析原因一是微信群、QQ群使用方便顺畅,而雨课堂等平台因为集中线上教学期间出现的网络卡顿等问题,使用起来不顺畅,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排斥。

 总之,本次特殊时期的“教”与“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体验。在此过程中师生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在当前时期线上教学是解决“停课不停教,听课不停学”的最有效办法,也是唯一方法。“危“机”并存,线上教学推动了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推动了智慧教学平台的使用,推动了课程资源的建设。希望老师们以此次线上教学为契机,掀起一场“课堂革命”,以实际行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同心战,共度难关。感谢特殊时期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希望在春暖花开时,我们能相聚在美丽的校园!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