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想)姚庆海,哈尔滨学院(原哈尔滨市财经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2003届、哈尔滨学院中文专业2007届毕业生,2006年—2007年期间学校安排在校内档案馆实习,在档案馆实习工作期间,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流程,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技能操作,实习成绩优秀,被学校评为优秀实习毕业生。先后在中国联通、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公安厅工作,现任黑龙江财经学院思政教师。每当回顾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总是满怀感激地提到母校哈尔滨学院的培养,正是这份深厚的师生情谊和母校的栽培,使我在教育事业上始终保持着前行的动力。

一、始于母校奠基之基,长于良师引路之光
2003年哈尔滨学院(原哈尔滨市财经学校)毕业后,我始终铭记入学军训时老师说过的那句话“今天我以财校为荣,明天财校以我为荣”。不甘心学业成为终点,仅用一年时间,学习完高中全部课程,并成功参加高考。就这样,于2004年9月,成为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努力、务实进取,在校期间多次组织活动,其中组织校园寝室文化活动“装饰你的梦”获得壹等奖,组织到防洪纪念塔拾垃圾“美化环境”活动得到学校的支持,参加200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活动;获得“中国志愿者”光荣称号。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哈尔滨市中考卷审阅工作、黑龙江省大学生英语四级批卷工作。2010年,顺利的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学科社专业的统招硕士研究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恩师白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在我初入职场时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建议。即便毕业多年,还能够经常与白云老师保持联系,在教学方法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交流,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已经成为职业道路上的重要支撑。
二、立足岗位,在平凡中锤炼履职能力
大学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中国联通得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得益于在校期间系统的专业训练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为我日后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期间,踏实肯干、业务突出,每年都能顺利通过年度技能知识考核,并通过努力晋升为获得“壹星级”营业员级别。研究生毕业后,在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担任馆长秘书一职。2015年1月20日,筹划举办羊年特展活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其中,多家报纸刊登采访纪实,新闻夜航、新闻在线栏目当天播出。在在黑龙江省公安厅工作期间,从事禁毒宣教教育工作、626国际禁毒日活动策划及联系进各大高校宣讲等工作。2016年7月,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立了黑龙江省禁毒教育基地,从活动策划、商谈、方案、协议、联系媒体到揭牌仪式的举行均本人独自完成。“博物馆禁毒教育基地”揭牌系列活动,近30家媒体均派记者进行了采访和报道。2021年6月至今,在黑龙江财经学院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讲师。
三、敢闯敢试,在创新实践里探索新径
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则是人身的终极目标。大学的氛围相对远离职场的功利与浮躁,这里的人际关系更简单,核心诉求更聚焦于 “知识” 与 “成长”—— 这种 “松弛感” 让老师能更专注于内心的追求,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内耗。可以在没课的下午泡在图书馆,安安静静读一下午书;可以和同事在教研室里喝着茶,聊学术、聊教学,不用刻意迎合;甚至可以带着学生在校园里散步,从 “专业问题” 聊到 “人生选择”,不用被 KPI 绑架。这种 “能按自己的节奏做事,还能和一群同样热爱知识的人同行” 的状态,让 “工作” 不再是 “谋生手段”,而是一种 “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说到底,大学老师的喜悦,不是来自 “稳定的工作” 或 “社会声望”,而是来自 “双向的奔赴”—— 既为自己的学术理想找到了扎根的土壤,也为别人的人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既在深耕中实现了自我,也在陪伴中收获了感动。这种 “被需要、被启发、被传承” 的感觉,是任何外在的评价都无法替代的、属于精神世界的富足。
四、永葆进取锐气,在创新实践的探索中持续精进
在校期间,发表期刊十余篇。2005年,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指导学生在“薪火相传,逐梦中华”2025年全国大学生红色文化知识科普竞赛—党史知识竞答赛道,完成各项知识考核,一等奖。该奖项不仅是对个人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了在团队中的桥梁作用——既能精准理解教学需求,又能合理运用知识,实现业务提升。面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姚庆海终保持学习意识,积极适用新形势,探索教学新方法。如今,已能够熟练地全新的教学模式——无纸化教学,为不断推进学院教学改革添砖加瓦。同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
从哈尔滨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到黑龙江财经学院的大学教师,用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始终铭记母校的校训“崇德励志,博学笃行”始终铭记在心,铭记恩师的教诲,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融入教学工作中,不断进取。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以感恩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不断提升。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正是对母校培养最好的回报。

转眼间离开母校已有二十余年,我仍忘不了在母校的那些岁月。在那里,由懵懂走向成熟,由迷茫走向从容。值得一提的是,能够参加母校三次校庆,实属荣幸。回想起曾参加过哈尔滨学院(原哈尔滨市财经学校)20年校庆、哈尔滨学院5周年校、哈尔滨学院90周年校庆的场景历历在目,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经受了多少风吹雨打,母校永远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圣地。您教会了我们诚实宽容,您教会了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生命之舟在岁月的长河中乘风破浪,驶向辉煌与荣誉。我要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我在此献上一个学生最衷心的祝福,愿母校桃李满天下,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