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综述

浏览量:时间:2017-09-01

为了让2017级新生更快的适应、更多的了解大学生活,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

举办新生适应性教育专题讲座

为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26日上午10:00在音乐楼404教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生适应性教育专题讲座,题目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阔主讲。宋副院长从认识大学生活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概括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列举了以往新生入学后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疏导,为同学们提出了有益的建议。现场的新生们在讲座中积极互动,踊跃发言,体现出主动适应的良好态度。

举办“严格校规校纪,规范日常行为”书记讲座

为加强对2017级新同学的管理,使新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规范新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素质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26日下午2:00在音乐楼404教室,由党总支书记姜秀英主讲题为“严格校规校纪,规范日常行为”讲座。姜书记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对《哈尔滨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相关内容进行解读,重点讲解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学生奖励、学生纪律处分等内容,通过自己多年管理经验与众多学生具体事例结合起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姜书记还对新生进行了道德修养教育,倡导日常生活中要讲文明、懂礼貌,在学校要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社会做一个文明的社会公民。

组织2017级新生参观校园

为了帮助2017级新生尽快了解校园环境,融入大学生活,8月27日早上8:00和下午1:30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新生参观校园。党总支书记姜秀英、辅导员张聪、15级学生干部以及17级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给新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新生们漫步校园A、B、C、D四个校区,细细欣赏这美丽的景致,学校的每一条走廊、每一面墙壁,包括伟人雕塑、学友相片、主题活动图片、学生作品展、特色专栏,甚至是地下踩着的地板砖都无不体现特色教学的文化氛围。姜书记、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们向新生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图书馆、体育场等基础建筑位置、历史及小故事,同时也谈到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小常识。

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活动

为全面配合学校的迎新工作,让刚入校的新同学尽快熟悉和了解图书馆布局、馆藏资源,使他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8月28日上午10:30于音乐教学楼音乐厅,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新生入馆教育”活动。图书馆的朱娜娜老师为思政2017级全体新生进行了图书馆的介绍。朱老师从图书馆概况、功能区分布及部门服务、相关规章制度、图书排架规律、如何查找和借阅图书、如何通过校园网使用各种馆藏电子资源等各方面都作了认真的讲解,并现场答疑,加深了同学们的认识。朱老师表示,欢迎各位同学积极利用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图书馆期待着大家的光临, 同学们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就是图书馆价值的最大体现。

近距离感受大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德荣博士专题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28日下午两点在五号楼5412教室为2017级新生安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成功校友报告会。学院邀请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七七级校友、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诠释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潘德荣博士,做了一场题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会上,潘德荣博士首先和大家分享了他本人的求学和科研经历,以及个人在此过程中的感悟。报告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科学”与“学科”,二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三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潘博士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统一、整合,要从更高层次上去化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矛盾,他还和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和互动,加深了大家对讲座内容的理解。这场报告是对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们一次意义非凡的入学专业教育。近距离的感受大师,让新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逐渐培养批判思维方式,学会独立思考,激发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兴趣;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找准并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认认真真做事,给自己的明天作好充分准备,不断学习,立志成才。

举办创新创业入学教育

为响应学校号召,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与自主创业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29日上午9:00,在五号楼5412教室,举办了创新创业入学教育活动,由哈尔滨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黄丽丽主讲。黄丽丽老师就“创业”与“实践”这两个热点与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她强调选择方向的重要性,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大学生活期间的实践活动情况,又纠正了学生错误的“创业观”,以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几位名人的例子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看待创业。本次创新创业入学教育极大地唤起了同学们对于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兴趣,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眼界。希望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院能够全面提升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学术能力,为成材之路做好充足准备。

举办哈尔滨历史文化专题报告会

为使新生深入理解城市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30日上午8:30在五号教学楼5412召开了题为《文化: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的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副院长周惠杰博士主讲,思政2017级全体新生参加。周副院长在此次讲座中介绍了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并重点介绍了哈尔滨的文化,指出了文化在社会转型和精神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周副院长又通过对哈尔滨学院“崇德立志、博学笃行”校训的解读,希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存方式,通过每一届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来传播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实现优秀文化的代代传承,使文化发挥出其在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中应有的作用。本次报告会引导学生加强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鼓励每一届学生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对文化建设的新需求,对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举办新生安全教育讲座

为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新生们的安全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确保自身安全,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30日下午3:00在5412安排了一场由保卫处王延辉科长讲授的新生安全教育讲座,思政171班全体同学接受了安全教育。王科长就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劫盗遇害安全这四大模块对学生展开了多方面的教育。王科长呼吁大家: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关爱生命,给生命加一道安全防线。通过此次新生安全教育讲座,新生们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懂得了生命的重要意义,也使同学们学会了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对于新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了有益作用。

举办“信仰的力量”主题讲座

为引导新学确立人生新目标,促进学生长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31日上午8:30在5332教室,由党总支书记姜秀英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思政171班全体同学参加。姜书记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二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光辉历史、从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历程、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倡导的精神看信仰的力量;三是如何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姜书记通过大量数据和史实,强调信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特别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多读马克思传,多读毛泽东的著作,打深坐牢政治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信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点滴之行,扬君子之道义,让信仰照亮人生。姜书记还就怎样才能靠进党组织、发展党员标准、发展党员程序等向同学们做了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信仰的力量”主题讲座,为成长中的大学生起到了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坚定人生信仰起到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