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木)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深入挖掘抗战历史中的精神富矿,铭记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8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崇德楼三楼中厅成功举办“延安桥儿沟与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主题讲座。本次讲座作为黑龙江省东北抗联精神与红色育人学术研究交流基地科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励广大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担使命。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德刚担任主讲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学习,共同回顾党的光辉抗战历程,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讲座伊始,李德刚以延安桥儿沟教堂这一重要历史建筑为切入点,将其置于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宏阔背景中,深刻阐释了其从宗教场所转变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斗争关键据点的历史进程。通过大量珍贵史料与历史图片,他系统还原了桥儿沟教堂的建筑渊源与时代背景,生动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中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抗战、英勇奋斗的伟大历史画卷,深刻揭示了党的历史担当与中流砥柱作用。

随后,李德刚将讲述重点聚焦于“桥儿沟的红色记忆”,深入解读发生在此处的三大重大历史事件,深刻揭示其在中国共产党抗战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在阐述“肤施会谈”时,他通过还原历史情境与关键对话,突出强调了该会谈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发挥的关键桥梁作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的高瞻远瞩与使命担当。在系统讲解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时,他从会议背景、主要议程、重要决议及历史影响等多维度展开分析,重点论述了全会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加强党的团结统一、明确正确政治方向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指出其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思想基础。在介绍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他结合实地考察的深切体会与丰富史料,生动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术为武器、鼓舞抗战军民斗志的感人历史,体现了文化战线在凝聚民族精神、服务抗战大局中的独特力量。

本次讲座通过将延安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一步拓宽思政育人路径,强化师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与认同,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觉、勇担时代重任。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依托红色育人平台,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