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哈院要闻

首页 - 哈院要闻 - 正文

【科技文化艺术节】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冰雪文化——学校成功举办第十九届Happy English大赛

浏览量:时间:2025-10-31

(文/王笑悦)为深入贯彻落实《“知敬畏懂规矩守纪律 强教风正学风树校风”专项行动方案》通知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引导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扎实推进冰雪育人体系建设,涵养优良学风,外国语学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契机,10月29日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第十九届Happy English大赛。大赛由校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

副校长吴旭峰出席大赛。校团委副书记罗逸文、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部主任、外教、评委老师、各学院分团委书记以及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学生代表600余人参加大赛。

经过初赛和复赛的激烈角逐,文法学院、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四支参赛队脱颖而出,会师决赛。评委们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围绕主题契合度、语音面貌、表演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文法学院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代表队获二等奖,食品工程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队获三等奖,经济管理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大赛在热情洋溢的开场舞《我们一起闯》中拉开帷幕。本届大赛共设“绘声绘色”“主题演讲”和“才艺展示”三大环节。

在绘声绘色环节,选手们以“赓续红色血脉 传递时代强音”为主题,选取红色影片进行英文配音。当大银幕上重现《建国大业》的波澜壮阔与《风声》的暗潮汹涌,选手们的表达超越了单纯的语音模仿,更是对角色灵魂的精准捕捉与对历史情境的深情再诠释。他们以声音为刻刀,精心雕琢每一句台词的情感肌理。或是建国先驱们掷地有声、充满理想光芒的宣言;或是地下工作者在无声处听惊雷的隐忍与决绝。当经典的电影片段被赋予青春的英文声线,革命岁月的“峥嵘”与“信仰”获得了跨越语言屏障的强大感染力。这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展示,更是一场深刻的“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让杨靖宇等抗联名将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在光影与声音中愈发清晰。选手们通过二次创作,让凝固的光影史料重新流动,让教科书中的英雄人物变得可感、可触、可共鸣。用当代青年的声音为红色基因注入新活力,实现了红色血脉从“铭记”到“传承”再到“焕新”的升华。

在主题演讲环节,选手们围绕“传承冰雪文化 助推龙江发展”这一命题,以英语为舟,航行于历史、经济与文化的交汇之河,他们从“白山黑水”的古老渔猎文明中溯源,阐释冰雪如何塑造龙江人坚韧乐观的精神基因;他们的演讲,是青年一代对家乡发展的理性叩问与热忱献礼,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洞察力——将冰雪视为可阅读的“立体史诗”、可体验的“生态课堂”和可共享的“发展平台”。这不仅是一场英语能力的竞技,更是一次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区域发展蓝图的生动实践,他们的声音,正是龙江面向世界、自信开放的未来先声。

在才艺比拼环节,英语不再是单纯的交流工具,而是化作流淌的旋律与跃动的节拍,与音乐、舞蹈、器乐完成了跨文化的华丽共舞。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观众席化作了一片闪烁的星海,每一次掌声都是对这场文化融合盛宴最直接的共鸣。将现场的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也为在场的每位观众留下了关于艺术、友谊与文化交流的灿烂回响。

赛后,外教伊娜老师对选手们的整体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参赛选手的勇气、语言功底、舞台表现力与创新意识,并对哈院学子的未来发展寄予美好祝愿!

本届大赛以语言为媒,铸红色精神之魂,融冰雪文化之韵。不仅构建了展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优质平台,更以“大思政课”实践形式引导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深切体悟龙江冰雪经济的时代价值与革命精神的永恒光辉。外国语学院将始终锚定“一高·两有·三强”人才培养目标,为龙江振兴哈市发展赋能增效,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播、加强冰雪文化建设贡献外语智慧与力量!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