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博)为深入推进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搭建思政课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平台,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10月29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与哈尔滨学院共同承办的黑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示范课巡讲活动在哈尔滨学院崇德楼举行。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主任苏泽宇,校党委书记孙钊、副书记李娜出席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景曈主持。




李娜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重点分享了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省教育厅、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及各高校给予学校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巡讲活动圆满成功。
在教学展示环节,两位巡讲教师围绕不同思政课程主题,呈现了两场兼具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示范课堂。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何家旭老师在《形势与政策》课中,以《从新一轮科技革命透视我国科技创新的时代之问》为题作展示教学。何老师从“4个趋势、3个影响、2个挑战、1项制度”角度讲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与多维影响,以及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与破局路径,将科技革命转化为青年可感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时政热点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关恒老师,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打破幻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与摒弃》为题作示范讲解。关老师通过分析“美方航行自由”的伪命题入手,通过析幻象之本、破幻象之谬、立真实之基的逐层深入分析,将抽象的原理具象化,借助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梳理理论逻辑,让原理课真正“落地生根”。

示范教学后开展了充分的交流,通过“学生感悟—教师说课—专家点评—互动研讨”的流程,推动教学经验深度共享。

在说课环节,两位巡讲教师分享了“拆解教学要点、破解教学痛点、强化逻辑递进、设计互动融入”的备课思路,提出从知识本位向学生认知本位转化的经验做法。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张英涛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刘大勇教授结合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评课标准作精准点评。他们高度肯定两场示范课的教学创新,能够结合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地实现了学理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在互动研讨环节,两位巡讲教师同现场观摩教师围绕“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有效重构”等问题深入交流,为解决教学实际难题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指委主任孙明哲教授作总结讲话。他用“精彩、精准、经典”三个特点高度评价本次巡讲活动,并从三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希望思政课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学情,增强学生关切问题与课程内容的关联度;二是希望教师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有效融入课堂,持续推动课程创新;三是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的“八个相统一”原则,实现教向学的转变。

巡讲活动结束后,本次参会人员共同赴我校艺术实验中心参观。
黑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示范课巡讲活动,是省教育厅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优质课程示范、校际经验交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推动龙江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持续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新动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代表、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巡讲活动。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