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婷婷)近日,《新青年》杂志2025年10期正式出版,我校学子马天宝撰写的《把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兴征程》一文,成功入选本期“龙江青年学习进行时”版块,以青年视角传递投身强国事业的青春之声,彰显我校学子的使命担当与时代情怀。
文章紧扣“青春奋斗与强国复兴”核心主题,立足青年学生成长实际,从三个维度提出实践路径:在理论武装上,主张以青马工程、思政课堂为重要载体,深度挖掘龙江红色沃土中的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宝贵资源,以思想铸魂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在实践锤炼上,倡导主动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科研助农等基层服务,在田间地头、一线岗位中锤炼过硬本领,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创新赋能上,强调打通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壁垒,依托“挑战杯”等高水平创新竞赛,聚焦龙江寒地农业、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深耕细研,以青年创新力为地方发展与国家建设注入动能。
全文以真挚的青年视角行文,字里行间既饱含对肩负历史使命的坚定信念,也洋溢着投身强国事业的澎湃热忱,更对广大青年携手并肩、共筑复兴梦想寄予殷切期待,最终发出“用实际行动谱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的号召,为新时代龙江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有益指引。
马天宝同学的文章登载《新青年》,既是对其个人思想素养与文字能力的肯定,更是我校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体现。未来,校团委将持续搭建平台,鼓励更多学子立足地域特色、结合时代主题发声,以青春之笔记录成长、以奋斗之力践行使命,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哈院智慧与青年力量。
作者简介:

马天宝,中共预备党员,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工程2022级本科学生。曾任哈尔滨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智能科学与软件设计社团社长,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长等职务。成绩优异,曾获(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第14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银、铜奖共计十余项,哈尔滨马拉松志愿者,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标兵,优秀志愿者,校级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原文内容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14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28大的贺信,是一封指明新时代青年工作方向的重要文献,是一道指引新时代青年奋斗前行的光,是一把引领新时代青年扬帆起航的舵。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牢牢把握新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夯实“理想信念之基”,令青春航船行稳致远
方向决定道路,信仰引领前行。新时代的青年不能做“随波逐流者”,而要做“目标清晰的跋涉者”,我们应充分利用青马工程、思政课堂、青年大学习、理论宣讲团等载体,在学习中明理、在思考中笃信、在宣讲中笃行,让理想之光点亮人生航程。尤其在黑龙江这片红色沃土中,广大青年更应深入学习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前行动力,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这座“压舱石”。
勇担“强国复兴之责”,令青年担当蔚然成风
广袤龙江大地是我们奋斗的实践场,无论是走进边疆社区参与治理调研,还是投身农业科技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青年正在用脚步丈量祖国,用行动回应时代。新时代的我们应主动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科研助农、志愿服务等项目,把“青春之我”投入到“祖国之需”,把“小我”融入“大我”,在实际锻炼中锤炼过硬本领,在基层一线中收获成长真知,切实担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重任。
激发“创新创造之力”,令青春动能持续迸发
新时代的我们应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在科研实验、技术攻关、竞赛项目中不断开拓新思路,提出新方案。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竞赛平台上,青年学生正勇立潮头,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黑龙江这片科技发展热土上,越来越多的青年科研团队正扎根寒地农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以“青”之智慧服务“国”之所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砥砺奋进的动员令。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在奉献中成就人生,用实际行动谱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原文链接:
新青年杂志:新青年 2025年第10期-龙源期刊网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