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阔、周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积淀教育家精神,助力新入职教师“站上讲台、站稳讲台”,为我校高质量发展培养生力军,10月10日下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开展的2025年秋季学期青年教师与导师对接仪式暨新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崇德楼1401室举行。校长、党委副书记于成学,副校长于少鹏出席,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领导和承担助讲培养工作的指导教师以及研修班全体学员90余人参加。仪式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宋阔主持。


仪式上,指导教师代表和青年教师代表先后发言,于成学做开班式讲话,为青年教师代表佩戴校徽,并与副校长于少鹏共同为指导教师代表颁发聘书。2024年9月以来入职的54名新教师学员,在宋阔领誓下进行庄严宣誓。
于少鹏结合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工作制度宣读指导教师工作职责,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的工作流程,对本期青年教师公开课试讲展示、抽查及总体考核要求等进行说明。
外国语学院院长孙延弢教授代表指导教师发言。他表示,作为指导教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并代表指导教师郑重承诺,要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师德师风的示范者、学术研究的协助者和生活情感的关怀者。结合自己从教30余年的经验,孙延弢向青年教师们分享了三点感悟:一是永葆学习之心、筑牢立教之基,二是勤于教学反思、锤炼育人之能,三是涵养教育情怀、坚守初心之本。音乐与舞蹈学院新教师肖竹鑫代表青年教师发言,对学校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珍贵的学习和提升平台表达了诚挚感谢。她代表全体学员承诺:必将践行使命、笃行不怠,坚守情操、规范言行,珍惜机会、虚心求教,精进教学、提升素养,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
于成学在开班讲话中,首先对新入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对指导教师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我们学校的办学历史悠久,近年来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学校办学层次巨大飞跃,由培养本科生逐渐发展为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丰富的教学科研等办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办学质量提升有目共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招生就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这些成绩的背后凝结了我校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之下,哈尔滨学院人依靠战斗力、凝聚力助推学校由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于成学结合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与学校发展实际,将对参会教师的希望概括为“明、高、正、严、实”五个字,“明”即明确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要求,“高”即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正”即严正教风和学风,“严”即秉持严谨严格的治学态度,“实”即坚持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他还围绕“什么是大学”这一问题与参会教师进行探讨,强调政治性和教育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要通过教育培养人、塑造人,为社会建设发展服务,为国家发展建功立业。其次,大学是学术共同体,需要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携手同行,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大学基本职能的有效发挥。他还强调,要牢记“自知弘毅,自强卓越”的校风,在人才培养之中,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先进的教育工具,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要打造教育家精神,做“四有”好老师;要将“学高身正,严谨至善”的教风与“知行统一,勤奋求真”的学风牢记在心;还要严谨精细,踏实肯干,开拓创新,积极践行“三牛”办学精神。
于成学预祝本次新教师教学发展培训取得圆满成功,期待各位指导教师和新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希望以此次研修班和对接仪式为新起点,青年教师虚心求教、勤学苦练,指导教师倾囊相授、悉心培育,共同在哈尔滨学院这片教育沃土上,书写“立德树人”的新篇章,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龙江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体参会教师用跟唱校歌的方式为研修班开班仪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