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哈院要闻

首页 - 哈院要闻 - 正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研究员莅临我校重点实验室交流指导

浏览量:时间:2025-07-23

(文/丛东来)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规划“十五五”事业发展蓝图,我校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于7月21日召开实验室发展建设研讨会。哈尔滨学院副校长、实验室主任于少鹏教授主持会议。会议邀请实验室学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研究员为实验室发展方向和前景规划做理论指导,实验室主要成员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王克朝教授等30余人参加会议。

于少鹏首先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组织结构,汇报了“十四五”以来实验室在湿地生态修复与恢复、湿地动物疫源疫病、遥感监测与虚拟仿真以及生态旅游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同时围绕提高实验室综合条件、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了谋划思考。

姜明对实验室的发展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提出双方在科技人员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和资源共享方面,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校所合作”,并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一是优化实验室构成和人员配比,集中科研力量形成“拳头”合力;二是拓宽研究思路,加强湿地科学与交叉学科的融合,开展“专”“精”的区域实践研究;三是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政策,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双碳目标开展生态系统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发挥寒区湿地研究特色;四是积极引进人才,尤其是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青年人才,在发展中培育壮大人才梯队;五是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加快知识更新,促进团队成长;六是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可在野外工作、项目申请、奖项申报等方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完成高质量成果。

会上,王克朝阐述了在湿地生态领域开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实践构想;王昊宁、史传奇、丁俊男、刘嘉、梁雄伟等教师与姜明研究员进行了交流探讨。通过分享湿地生态研究的最新成果,姜明研究员对教师们提出的湿地蛙类疫源疫病、湿地生境变化与农业生态安全、湿地修复技术创新、生物入侵防治等问题进行了学术阐释,并对青年教师们探索湿地科学前沿领域的路径进行了具体指导。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校所合作、共建发展的重要共识。姜明指出的实验室发展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特色,为重点实验室未来服务龙江、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