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鄂睿峰)在学校党委统筹部署下,坚持“政治标准首位、精准选派、优化结构、激励保障”原则,我校新一轮驻村工作队经过严格遴选,高标准组建完成。
工作队由艺术与设计学院副处级辅导员郭鹏程为队长,经济管理学院赵浏洋博士、党政办公室刘尊昊担任队员。这支队伍政治素质过硬(两名党员、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学历结构多元(博士、硕士、大专梯度分布)、青春活力充沛(平均年龄较上一批降低7.67岁),是一支思维活跃、富有想法、潜力巨大的精锐团队。队员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农业科技、经济管理、法律实务等专业素养,还兼具了国际视野、科研能力、军人作风和高校治理经验,具有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潜力大的特点。他们满怀热情,带着把学术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间地头的决心整装出发。
工作队于6月23日奔赴延寿县红旗村开展新一轮帮扶工作。出征前,校党委书记孙钊与三位队员分别单独谈话。他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将其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此次选派优先从后备干部遴选骨干,并全力保障资源投入、落实激励政策,确保工作队心无旁骛投身一线。他鼓励队员们要将驻村工作打造成“行走的课堂”,要不负重托,真抓实干,充分运用学校智慧和专业力量,为红旗村和延寿县的发展作出贡献,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彰显高校使命担当。
【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心声】
郭鹏程:我将以赤诚之心扎根乡村,牢记组织嘱托,勇担驻村使命,用心倾听民声,与工作队成员携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赵浏洋: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怀着对乡村的热爱与执着,不畏艰险,不惧挑战,勇往直前,做好学校、学院与乡村振兴的桥梁与纽带,坚持“把论文写在龙江大地,把硕果结在农民家中”,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刘尊昊:扎根乡土燃星火,躬身耕耘绘新篇。以赤子之心奔赴田野,用实干担当丈量土地,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光芒。无惧风雨磨砺,不畏艰难险阻,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奋斗书写答卷,在广袤乡村的舞台上,奏响新时代的励志强音。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