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昊宁)为深化《自然地理学》《基础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切实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与物种多样性保护责任感,地理与旅游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2024级学生于2025年6月28日至7月2日,开展了《专业见习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本次实践足迹遍布松峰山、平房污水处理厂和实践教学基地黑龙江中诺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生态实践的大门。
6月29日,在史传奇、高磊、涂冰洁和王昊宁四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踏入松峰山的自然怀抱。盛夏的松峰山,植物群落季相特征鲜明,生机盎然。学生们穿梭于山林间,化身生态“侦探”,对植被种类、分布和生长状况展开细致调查。他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认真观察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探究不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其动态变化。每一次俯身观察,每一次详细记录,都让学生们对植物生态学及其在环境中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其后,回到我校欧亚之窗校区进行了植物群落多样性样地样方调查,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了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技术与方法。
6月30日,实践队伍来到平房污水处理厂。在这里,学生们聚焦污水处理的先进技术与流程,开启了一场“污水净化之旅”。在专家的耐心讲解下,污水处理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从基本处理步骤,到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的巧妙运用,专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阐述了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全过程。尤其是生物处理技术环节,专家深入剖析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净化水质的原理,让学生们对污水处理的精妙之处惊叹不已,也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7月1日,学生们走进黑龙江中诺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精密的仪器、严谨的操作流程,无不彰显着环境监测与检测技术的专业性与重要性。在这里,学生们学习如何通过精确的实验数据开展环境评估和保护工作。他们近距离感受着实验室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每一个实验数据、每一次技术操作,都进一步点燃了学生们投身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感。
此次实践课程,学生们不仅深入洞悉了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结构奥秘,夯实了生态学基础知识,更深刻领悟到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意义。从生态调查到技术应用,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学生们全方位、多角度加深了对生态系统功能与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理解。此次活动,让“未来环境生态工程师”们明确了自身肩负的使命,坚定了投身生态保护事业的决心,更为他们今后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筑牢根基。相信在未来,这些充满热情与责任感的学子们,必将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