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
2013年7月18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推动,乘势抓好“十二五”时期后三年的建设发展,突出中心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党委决定,结合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实际,用三年时间在全校深入开展“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党委印发了《关于突出中心工作,优化育人环境的意见》、《哈尔滨学院深入开展“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活动实施方案》。随后,校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与全校干部群众共商发展大计,围绕“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这一主题,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发展实际,分别形成各工作部门的“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活动方案,目前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一、开展“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宣传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上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中心工作,优化育人环境,解决在管理、服务和育人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上进一步形成合力,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实现“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和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确立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用三年时间,转变方式,提高效率,强化措施,全校党、政、群、学,凝聚发展力量,汇聚发展合力,扎实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在“十二五”末,使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服务师生的意识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环境更加优化。
二、强化措施,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保“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活动取得实效
抓中心,就要抓住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不动摇。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任务,要把是否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作为检验各项工作得失的基本标准。学校的一切工作,包括党、政、群、学等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开展。
强服务,就要推动管理和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把服务教学科研作为方向、服务师生作为根本、服务基层作为关键,围绕主题和载体,推进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素质,改进服务态度,增强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办学条件,推动科学发展。
优环境,就要营造和优化良好育人环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学高身正,严谨至善”的教风和“知行统一,勤奋求真”的学风,营造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氛围;弘扬传统、融合创新,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环境层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为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和谐融洽的良好环境。
三、“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活动的实施步骤
“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实践活动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方针,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有序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思想发动、活动部署。党员干部围绕“如何抓好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如何建设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优化人才培养环境”三个主题开展研讨活动,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各部门制定完成本单位的“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已经于上半年完成。
第二阶段:三年建设,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活动以三个建设年为重点,2013年为“突出中心,内涵发展年”,2014年为“把握中心,优质服务年”,2015年为“围绕中心,优化环境年”。通过组织开展建设年活动,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形成规范。认真总结开展“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新经验、新方法,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的要求,强化制度建设,将实践成果和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和制度规范,建立长效机制。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学校的“抓中心、强服务、优环境”主题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全校师生员工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中来,为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完成“十二五”目标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