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 团委书记黄丽丽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不但是基础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其意义深远重大。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1、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入党动机不纯较常见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激烈,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等问题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混乱,许多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使许多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
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性、从众性、荣誉性等不良现象。入党动机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首要且关键的环节,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
2、过于追求发展党员的数量
有的高校片面地理解大力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过分追求数量而忽视发展党员质量,从而削弱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学生党员的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高校发展党员的标准模糊,如:入党条件为学习成绩全年级排名40%以内,担任学生干部,工作积极等,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社团表现、干部的绩效等少数因素,忽视学生的入党动机,党性修养,群众基础等问题,导致党内学生质量参差,严重影响学生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4、缺乏对党员的长效培养机制
很多学生党支部只注重抓学生入党前的考察环节,缺乏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更有甚者对学生党员放任自流,在普通学生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破坏党员形象,助长不良入党风气,严重削弱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5、党建方式陈旧,内容乏味。很多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方式陈旧,党建工作内容主要为发展新党员问题,党内学习基本停留在读文件、读报纸等任务式的思想理论培养,学生党建工作缺乏活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
二、提高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几点建议
1、加强入党前教育,端正入党动机
据调查显示,大学各阶段都有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而交申请书的高峰期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及三、四年级,故此,入党前教育必须贯穿于大学各阶段。加强对大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进行党团历史教育、党的基础知识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如何争取早日入党、为什么入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的学习和讨论,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端正入党动机,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是确保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前提条件。
2、完善发展党员制度,严把入党关
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入党关,努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三项工作制度:
一是坚持团员推优制度。团员推优制度是在团员中,以群众推举的方式,选拔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作为党支部重点培养、发展的对象。实行团员推优制度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体现,是党的优良作风的核心内容。
二是坚持培养联系制度 。确定入党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培养,提高其党性修养,促进早日成材、早日入党。
三是坚持公示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党员发展等实行公示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力度,督促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规范个人言行,始终保持先进性。坚持团员推优制度、培养联系制度和公示制度是把好入党关的关键措施,是提高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证。
3、注重学生党员的质量监控,加强学生党员的长效培养机制
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党员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必须坚决杜绝学生党员违纪违规行为,力求品学兼优,保持其先进性,保持党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部分学生入党后出现思想不稳定、政治立场不坚定、纪律涣散等问题,为此必须注重学生党员的质量监控,对学生党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监督,提倡学生党员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建立继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分层次、分阶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党员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系统的、长期的教育培养,落实学生党员的长效培养机制,把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着眼点,确保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4、创新党建方式,丰富党建内容
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陈旧,内容乏味,局限于就党建抓党建的局面,使党建工作枯燥无味,缺乏活力,为此必须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改进党支部工作方式,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的关键。
一是融合党建和文化建设、党建和学风建设。改变党建方式的局限性,把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及学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文体晚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学风建设活动,把党性教育渗透其中,增强党建工作的趣味性,灵活党建方式,提高党建效果。
二是培养学生党员干部骨干力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党员骨干,培养成熟的党员干部,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班级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使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大大增强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号召力,提高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5、实行制度建党,确保党建质量
在党建过程中,制定一系列的建设管理制度,实行有制可依、有章可循的规范化管理,始终保持学生党支部的先进性,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制、发展党员制度、预备党员转正制是严格规范入党程序的制度,该制度从党性修养、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工作绩效等多方面提出严格要求,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素质建设,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组织生活制、党员管理制、党员义务制、公示制、党员学习制,要求党支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明确的组织活动;开展党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缺点和错误,不断进步;设立党建宣传栏明确党员的义务,公示党员小档案(含个人入党动机,政治思想、学习情况、工作情况、生活作风,个人努力方向等方面内容)加强学生对党员的监督,促进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扩大党支部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
三是党员联络制。规定学生党员必须负责数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培养,负责数名成绩后进生、心理问题生、经济困难生等的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关怀等的帮扶工作;负责联系好数间宿舍,密切了解宿舍成员的饮食起居,做好宿舍建设工作。课堂上负责座位周边范围的纪律管理,维持活跃有序的课堂气氛。党员联络制的设立在加强校园的稳定、和谐建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四是年终考核制度。每学年结束后对每一位学生党员的工作、学习、作风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自我评议、群众评议及支部评议,并根据评议结果对党员进行合理的奖惩。年终考核制度的实施明显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力度,增强了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意识,在加强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搞好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脊梁,而大学生党员是当代大学生的中流砥柱,是共产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青春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坚固党的政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