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专栏
 首页   活动安排   活动动态   六十周年回顾   征文选登   学校首页 
 
征文选登
当前位置: 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 > 征文选登 >
践行科学发展观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科学理论的力量”征文选登(15)
2009-07-17  

哈尔滨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辅导员 梁梦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改革和发展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无疑十分重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合格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托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更新高校毕业生就业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成为了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历来都存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的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服从分配意识,现阶段则突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统一的就业理念。

因此,当前的就业观念教育既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传统,其内涵和外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涵也就是其核心理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外延方面,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可见,创业教育将成为就业教育中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创业教育在以往的就业观念教育中并没有得到重视。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业观念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会不断变化,这都要求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奏。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层次和各行业的岗位都成为毕业生的选择对象;就业方式多样化,灵活就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正在为广大大学毕业生所接受。

2、务实性。当代大学毕业生更关注收入、社会保障、培训、发展空间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相较传统就业观念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国家利益而言,当前就业观念强调的是一方面要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要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先就业,后择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先就业,通过实践丰富和提高自己,然后通过转换工作谋求发展,这与传统就业观念极为重视初次就业以及很少转换工作岗位相比是个明显的变化。

但是,当前仍然有很多高校毕业生不能清醒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观念落后,对自身的评价不正确,对工作的要求过高,或者因为就业压力过大而丧失了主动就业的信心。由此可见,培养和树立高校毕业生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1、树立高校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要从入学抓起,循序渐进

当前我国的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十分欠缺,刚刚步入高校的学生们头脑中更多的是仍然是如何学习,而不是如何成才。因此,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更好的和社会接轨,从高校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和培养他们的就业、择业观念。

这个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实践”。从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社会实践、科学理论实践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就业,尤其是日后成才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生们通过对知识的重新把握,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接触,也提高了对自身发展的要求。综上,就业观念要从高校入学开始抓起。

2、对学生就业中务实观念的正确培养

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已经不再是主流的就业观,学生们更关心个人收入、社会保障、培训、发展空间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然而随着学生的自身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于他们来说自身的价值观念的定位往往过高,不能清醒认识自身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和个人期待收入不符的客观事实。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升学、考公务员或是进入比较大型的企业才是就业的出路,除此以外对任何工作都没有热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让学生在就业观中正确的务实,就必须做到:

(1)要让学生接触到社会供需现状,从而让学生清醒的认识自身价值,正确、客观的评价自身;

(2)对于就业要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先步入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再就业质量。

3、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就业能力决定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在学生成为毕业生之前就要价钱归队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这包括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应聘知识培养等。当今的工作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要做到不但拥有知识,更会合理的利用知识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效果,因此学习知识还是要强调“实践”。综合素质考察已经成为了工作单位对人才聘用的又一主体,学生的自身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包括学生的知识面都成为了应聘工作时的砝码,所以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最后就是临场的发挥了,在应聘中,有些学生不能完整地表现自己的优势,因此一些必要的应聘知识也是学生们就业能力的一部分。

4、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是当前世界高速发展的客观事实决定的。从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要求来看,人才的创造价值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选择工作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被动转为主动,那么接续主动的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创业。当然,这不是对全体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自身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才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这个好的条件包括:有创业的思想、有创业的基础知识、有创业的经济能力和有创业的基础团队等。

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可以在创业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创业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让学生有能量创业,那就是有好的创业基础知识,从理论知识上、技术上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让学生有能力创业。第三是是要有一定的创业经济能力,创业必须要有资金投入,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扶植创业大学生,这也是创业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之一。最后,创业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一件事,有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对创业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教育学生如何组织团队,如何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对创业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

现在很多高校对创业教育都十分重视,开设了从课程到实践的各种便利条件方便学生创业,这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业面。

总之,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关系到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关系到高校就业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战略的实施。我们惟有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完成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这一历史重任。

版权所有: 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