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09年6月份毕业于大庆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方向,刚毕业就走入了学校,不过这次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学生转变成了教师。工作一年多来,我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老师只会教书是不行的。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可是再前行的过程中又有些迷惘。这次有机会参加国家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我感到特别的荣幸。
今天上午的第一讲是由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威教授讲述的报告《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在报告的开始陈老师讲了“一只小鸟飞过来”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是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坐井观天》。但是,今天经陈老师的解析,我们对它又有了新的认识,“井”是什么?“小鸟”是什么?一句简单的提问碰触到了我的心灵,在农村工作这一年多,我好似坐在井中,每天靠着以前学的老本过日子。今天我像“小鸟”一样飞出来,感到了自己的落后,同时也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给松懈的我及时的打了一针。陈老师的课让我感到特别亲近,仿佛又回到了大学。这一讲的大多数内容我在大学时已经学过,现在又重现在眼前,不过此时我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更好的理解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课程改革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从陈老师的报告中我还知道了很多教育名家,像钟启全、顾泠沅、刘良华、张菁等及他们的学术思想,知道了《乡村女教师》、《麻辣教师》、《蒙娜丽莎的微笑》、《烛光里的微笑》等教育电影,这又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弹性空间,为我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心性要静,眼光要远,脚步要实!”是陈老师报告中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这也是我今后的座右铭。
下午听了哈尔滨教育科学学院顾群教授的报告《当代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讲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当代小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大方面。
6、7岁的孩子在算加减法时,摆手指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通常的处理方法是让孩子把手放下不许摆,用脑想。听了顾老师的报告,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做法是多么无理。其实孩子并没有错,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此年龄的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觉动作为主,在数手指的过程中形成影响后才能计算,而我们成人却偏要拔苗助长,这不是在为难孩子吗?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孩子写字写半个、多笔、少笔,甚至写反字,错字连篇。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往往是一味的批评“你怎么这样马马虎虎、粗心,眼睛有问题吗”等等。听了顾老师的报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没有错,他们是学习障碍儿,是无辜的,是孩子的内在中枢神经系统有缺陷,而不是孩子不认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关心这样的儿童。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一名教师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