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评建专题网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印发《哈尔滨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11日 11:53

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和《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教高〔2015〕57号)精神,学校制定了《哈尔滨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哈尔滨学院

2015年10月19日

哈尔滨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文件精神和《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教高〔2015〕57号)要求,2017年,我校将接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及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把握审核评估这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历史性机遇,认真总结办学经验,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大力加强教学建设,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对审核评估工作的统一领导,扎实、有效地完成好审核评估工作,学校成立审核评估组织机构。

(一)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洪庆、胡宝忠

副组长:王利民、樊千、解海、王骞

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负责人

主要职责:领导、组织、部署和协调全校审核评估工作,审议、决定审核评估工作的重大问题,审定“学校自评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质量报告”、支撑材料等。

(二)审核评估工作机构

学校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办公室及专项工作组。

1.评建办公室

主任:王利民(兼)、樊千(兼)

副主任:田野、王继伟

成员(按姓氏笔划):于永红、马丽娟、丛军、毕伟林、孙红镱、刘振清、宋国利、李晓光、秦平、崔瑞海,工作人员若干名

主要职责:按学校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负责审核评估方案制定,各项工作的组织、沟通、协调、实施、推进、检查;督办各种材料的撰写、整理、建档等工作;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填报;对外联络省教育厅及专家组。

2.专项工作组

(1)“定位与目标”项目组

组长:崔瑞海

成员:各学院(部)、教育发展规划处、党政办公室、教务处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2)“教师队伍”项目组

组长:于永红

成员:各学院(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宣传部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3)“教学资源”项目组

组长:田野

成员:各学院(部)、教务处、财务处、资产处、图书馆、网络中心、校友工作办公室、房产管理处、科研处、党政办公室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4)“培养过程”项目组

组长:田野

成员:各学院(部)、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团委、网络中心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5)“学生发展”项目组

组长:丛军

成员:各学院(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团委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6)“质量保障”项目组

组长:王继伟

成员:各学院(部)、评估督导处、教务处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7)“自选特色”项目组

组长:宋国利

成员:各学院(部)、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学报编辑部、科研处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以上七个专项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总结、提炼、撰写相应部分的分项自评报告,收集、提供相应部分的支撑材料。

3.自评报告撰写组

组长:刘振清

成员:各专项工作组组长及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在分项报告的基础上,汇总、讨论、提炼、撰写学校自评报告。

4.材料组

组长:孙红镱

成员:根据需要进行组建

主要职责:负责七个专项工作组收集、整理支撑材料的统一管理;按照审核评估专家的要求提供相应材料。

5.自评专家组

组长:聘请校外专家

成员:根据需要进行组建

主要职责:对学校审核评估工作进行咨询、指导、检查、评估并提出整改建设意见。

6.综合保障组

组长:李晓光

成员:党政办公室、财务处、保卫处、总务处、网络中心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主要职责:完成学校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服务于各专项工作组;发挥沟通、协调、督办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负责经费、网络、校园环境、安全等保障工作;负责教育厅审核评估专家及上级主管单位的接待事宜。

8.宣传组

组长:毕伟林

成员:宣传部、党政办公室、网络中心、团委、评估督导处人员组成,工作人员若干名

主要职责:负责学校审核评估的宣传报道工作,包括宣传材料的印刷、下发,评估网络平台的建设等。

三、工作进程和主要任务

为高质量完成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做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推进有序,迎评促建工作划分为宣传动员、自评自建、预评整改、接受评估4个主要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进程和主要任务如下:

1.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时间:2015.10-2016.1)

通过深入宣传、动员,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方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审核评估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迎评促建工作之中,认真落实迎评促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用评估标准指导日常工作。

2.第二阶段:自评自建阶段(时间:2016.1-2016.11)

依据审核评估范围,按统一规范及要求,全面检查本科教学工作状态,加强对工作薄弱环节的建设,使学校教学基本条件、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保障等全面达标。

3.第三阶段:预评整改阶段(时间:2016.11-2017.7)

通过预评估对学校迎评促建工作成效进行检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为迎接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4.第四阶段:接受评估阶段(时间:2017.9-2017.11)

完成专家组进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顺利通过。

四、保障措施

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建设及早规划启动。学校设立评估工作专项资金,用于保障评估工作的开展。同时,要保证评估工作人员及时到岗、评估设备设施及时到位,确保各项评建工作顺利进行。

五、审核评估要点任务分解

根据审核评估范围和内容,将审核评估的审核要点分解,各牵头部门对照审核要点,按照时间安排完成撰写审核要点描述,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及详实数据。

审核评估要点及对应相关部门

审核项目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牵头部门

参与单位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教育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党政

办公室、各学院(部)

(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2.教师

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人事处

各学院(部)

(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2.2教育教学水平

(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教务处、各学院(部)

(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宣传部

各学院(部)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科研处、各学院(部)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

人事处

各学院(部)

(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3.教学

资源

3.1教学经费

(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财务处

各学院(部)

(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

(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3.2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教务处

资产处、各学院(部)、房产管理处

(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率

科研处、各学院(部)

(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网络中心、资产处、图书馆、各学院(部)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3)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3.4课程资源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3)教材建设与选用

3.5社会资源

(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党政

办公室

科研处、各学院(部)

(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3)社会捐赠情况

各学院(部)、财务处、校友工作办公室

4.培养

过程

4.1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网络中心

4.2课堂教学

(1)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科研处、各学院(部)

(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各学院(部)

(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4.3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3)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4.4第二课堂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团委

各学院(部)、学生处

(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5.学生

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

招生

就业处

各学院(部)

(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学生处

各学院(部)

(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学生处

各学院(部)、教务处、团委

(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5.4就业与发展

(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招生

就业处

各学院(部)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6.质量

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质量标准建设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评估

督导处

各学院(部)、教务处

(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4)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教务处

各学院(部)

6.2质量监控

(1)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评估

督导处

各学院(部)、教务处

(2)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评估

督导处

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部门、各学院(部)

(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6.4质量改进

(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教务处

各学院(部)

(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7.自选

特色

学校自行选择有特色的补充项目

学报

编辑部

教务处、党政办公室、科研处、各学院(部)

版权所有: 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