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课,是学生培养流程的重要一环,更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教育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校荣校情怀,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帮助我校2022级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和基本要求,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身份转变,确立与时代背景和大学生活相适应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要求各二级学院在全体新生中深入开展入学教育。通知如下。
一、活动安排
2022年9月4日至6日
二、教育对象
2022级全体新生
三、活动方式
网络线上
四、教育目标
(一)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深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树立努力学习、勇担重任的远大目标。
(二)帮助学生认识哈尔滨学院,了解哈尔滨学院,增强学生对学校、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思想意识。
(三)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就业前景,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学业。
(四)让学生熟知《哈尔滨学院学生手册》中关于学生管理的各项规定,做到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做到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做一名积极文明向上的大学生。
(五)教育引导学生强化校园疫情防控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掌握学校疫情防控相关制度,特别是学生管理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六)帮助学生适应校园及周边环境,了解学校相关部门职能及办事流程,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七)帮助学生从生理、心理上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造就良好道德品格。
(八)教育引导学生文明用网,规范上网,加强网络行为和内容的文明建设,开展网络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的说明与指导,引导学生弘扬主旋律,表达正能量。
五、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紧扣时代主旋律,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结合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加强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故事,感受党的伟大。开展“凝聚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共青团专题入学教育大会,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光荣感与责任感。
(二)爱校荣校教育
通过带领学生“云端”参观校园,学唱校歌、铭记校训,帮助学生了解校史、校情、校风、校纪、校训和校徽等,增进学生对学校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适应性教育
通过召开线上新生入学式、班会、新老生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引导其从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管理服务相关部门及办事流程、心理发展中心功能、学生服务中心服务事项和易班网的使用方法。加强饮食卫生、传染病预防、就医流程、医疗保险等健康常识的宣传。让学生尽快互相熟悉,尽快消除孤独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校纪校规教育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哈尔滨学院学生手册》,使学生了解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校园疫情防控期间相关管理规定,教育学生自觉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促进学生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
(五)安全教育
加强新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开展好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教育。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期间,特别要加强对新生的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和校园疫情防控要求,自觉遵守校园疫情防控秩序和疫情防控制度,按照要求自觉进行健康监测、接种疫苗、上报动态和日常防护。
(六) 疫情防控责任意识教育
加强校园疫情防控责任意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载体教育引导学生明确校园疫情防控期间的责任与义务。教育学生要积极响应学校防疫号召,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恪守学生之责,禁即止,令方行,自觉上报自身情况,主动配合、协助辅导员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带领学生主动学习疫情防护知识,不信谣,不传谣,等官宣,做科学防疫的传播者;要求学生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疫秩序,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公共场所不聚集,保持至少一米间距,校园内佩戴口罩,寝室环境整洁,每日通风换气等,切实履行防疫责任。
(七)行为规范教育
学习《大学生行为规范》,举办培训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开展“文明校园我做主、与不文明行为说再见”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文明修身高雅活动,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教育学生要做到行为规范、文明礼貌、举止高雅。
(八)专业感知教育
通过线上专题讲座、新老同学座谈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师资状况、办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方式转变,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就业前景等;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九)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新生举办大学生适应及自我认知、大学生人际交往及适应、大学生自我情绪调节、大学生学习心理等专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班会等,使广大新生掌握处于青年期发展阶段的生理、认知、社会性和人格发展的主要观点,进而促进学生在大学环境、学习、情绪以及人际方面的适应。积极配合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并进行相关追踪辅导工作,引导新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心态,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六、组织及要求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新生入学教育注重学校整体规划和学院特色教育相结合。学生处负责新生入学教育的组织协调工作,汇总整理相关教育素材,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录制短视频等工作。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依照本教育方案,突出二级学院学工特色与学科特点,明确教育重点,压实主体责任,精心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各项工作。各学院负责人要抓全程、抓落实、抓成效,制定详细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各学院于9月3日前,将《2022级学生入学教育计划表》(附件1)电子版发送至学生处工作邮箱:hrbxyxsc@163.com。
(二)落实责任,强化成效。各学院要明确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负责人,实现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的相互配合,充分调动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入学教育生动有效,确保入学教育各项内容按时、顺利完成。
(三)立足长远,探索规律。要紧紧围绕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把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通过入学教育,严格学生管理,形成纪律性严、凝聚力强、上进心足的新生集体,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落到实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及时总结,促进交流。对于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进行及时的总结,9月30日前各学院将线上入学教育开展情况工作总结、特色材料(含图片资料)电子版发送至:hrbxyxsc@163.com。
学生处
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