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提“赶考”,意味深远。
“进京赶考”的说法,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进京前,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共产党人,“不能学300年前的李自成”。他把进京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在同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座谈时郑重表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此之际,“赶考”的告诫对于全党来说,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伟大征程中,遇到的新“考题”势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作为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怀“赶考”之心,常修为官之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纵观中国五千多年浩如烟海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王朝的兴衰更迭,还是社会的治乱变迁,无不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关键之一就在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即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就能长治久安;骄傲自满,贪图安逸,必将走向衰亡。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要看到既有的辉煌成就,也要增强忧患意识,克难精进,永不停步。
再提“赶考”,绝不是简单的比附。当前的形势任务迫切需要我们以如履薄冰的心情和态度,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指出了党面临的危险、党员面临的考验,他告诫全党,要防止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特别是要防止被糖衣炮弹击倒。在改革开放取得前所未有巨大成就的新历史时期,我们党对自身面临的挑战高度自觉和清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毫无疑问,清醒面对“四个考验”,积极化解“四个危险”,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伟大征程上,共产党人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通过破除一切妨碍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桎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赶考”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大胸怀大境界,更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人民永远是力量之源,也是共产党人最终的考官,要在新的征程上不断交出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唯有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确保党在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应对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常怀“赶考”之心的根本是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就必须要做到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都必须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否则,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成为空谈。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伟业铸丰碑,扬帆百年再启航!
(资料来源:上观新闻,2021年7月3日)
【案例6、7点评】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但机遇和挑战发生新的变化,危与机同生,发展与忧患、风险并存。危机不会自动消除,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争做“实干家”,不做“空谈客”,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做好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人”。
【教学建议】
这两个案例可用于第一节第三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新的赶考”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给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