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文本
2019年6月15日至19日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在哈尔滨顺利举办,7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同赴龙江之约,这是中俄两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行业大咖们同台出镜、消费者大快朵颐、企业寻觅商机的同时,东道主黑龙江则利用国际开放平台发声,把优势机遇释放传播出去。
(一)合作最强音
会场牵动市场,国际化展会背后的支撑则是我省日渐扩大的“朋友圈”。此次参加展会不仅有与我们合作20年的老朋友,如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多年来双方在资源、产业结构等众多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深化经贸、科技、文化和人文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意向;许多新朋友的到来更为我省的经济人文发展注入活力,俄罗斯勘察加边区政府代表团组织20多家企业参展,行业覆盖渔业、矿业、工业建筑、旅游、加工工业等。我省在走出去的环节中,黑龙江省交投集团作为一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在本届中俄博览会上,交投集团与俄罗斯的政府部门和企业签订了包括铁路班列、陆海联运和国际铁路旅客运输3份合作协议。
(二)共谋发展路
伴随着中俄首座跨黑龙江黑河公路大桥的合龙,中俄同江铁路大桥的合龙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实现全部贯通奠定了基础。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2981公里的共同边境,现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在本届中俄博览会上,黑河市作为我省对俄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枢纽站,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联合布展,着重展示了对俄跨境基础设施所取得的成就外,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方面在深度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发挥的作用同样日益凸显。随着黑龙江大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等互联互通建设的深入推进,黑河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中俄之窗”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对接欧亚经济联盟。
(三)添加新动能
黑龙江省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的地缘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绿色大豆产业, 一方面,改善当地的农副产品供应结构;另一方面,带动当地人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在中俄博览会哈尔滨跨境电商综试区,不少市民正在扫码下单,现场感受跨境电商进口购物体验。近年来,我省积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以地方合作为桥梁的政策沟通为契机,建设黑龙江(中俄)自由贸易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互惠互利为基础、通道建设为重点,走出对外开放新路子。
二、案例解析
(一)云端合作助推新关系的形成
中国正积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借助地缘优势,通过国际间综合性展会的机会,双方进一步深化区域间、行业间的各领域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利用“互联网+服务业”模式,突出云端线上特色,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信息产业有效融合,充分释放跨境电商的活力,为“一带一路”添加新动能,促进了多方地域经贸文化繁荣发展,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带来新机遇,奋力走出具有龙江特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二)“十字方针”指引“六个强省”建设
我们将习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的“十字方针”与建设“六个强省”相结合,用“十字方针”这把钥匙,打开“六个强省”建设这把“锁”:把开放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延续发展的立足点;把包容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把普惠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目标;把平衡作为推动“一带一路”能够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把共赢作为“一带一路”发展的价值旨向,着力培育工业、农业、科技、生态、文化、旅游竞争优势,扎实推动“一带一路”发展。
三、案例来源
面向未来,我们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武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