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大学生作为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被国家、社会、家人寄予厚望,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中国的大学生并不能按照道德的行为规范去做,甚至时时会出现违背道德的事情。
忘恩负义。四川绵阳某高校的大学生经过继父含辛茹苦整整供养十年后,终于出人头地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个从贫穷中走出的孩子却在上了大学后开始仇恨贫穷。他忘了继父十年劳作为自己筹措学费,也忘了继父的亲生儿子为了他而早早辍学踏上了打工的路。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男子汉”的虚荣,向继父要钱不成后,竟然对继父拳脚相向。其实,这样的大学生还有一些,他们能够想出很多的理由来给自己开脱,但是唯独忘记了“恩情”重于泰山。
失信于人。被媒体披露的大学生失信于人的事件时有发生。2001年7月是河北省某市正式实行贷款助学的第四年,也就是说,四年前,第一批贷款求学的大学生毕业。这一批忙碌奔波的大学生们没有忘了找工作,没有忘了挣钱,更没有忘了谈恋爱,但唯独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还贷。
漠视生命。“生命诚可贵”本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连续几年来频频地爆出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湖南长沙某高校,20岁的大学生仅仅因为和所谓的“女友”分手,先割腕、后跳楼,20岁的生命从一个20层高的楼顶坠下,年轻的尸体旁边散落了一地情诗。每一封信上都数次地出现一个女孩子的名字,但是唯独没有提到父母、师长……
亵渎感情。当代文学中最常用的一句话是“爱情价更高”。但是这句话在现在大学生的眼里却无非是一句玩笑而已,事情的出现本身就能带出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大学生们不再相信爱情,但是他们却仍然疯狂地恋爱。同居和性成了他们恋爱的主题。在山东济南某大学附近,大学生租房同居现象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于是引出了更多的故事:大学生为情自残、大学生怀孕、大学生做起了“三陪”、被人包养……
金钱至上。市场经济刚刚占领中国经济主流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数年之后,这句话在当代大学生的眼里,已经变得不全面了。“钱是万能的、没有钱更是万万不能的。”改后的这句话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
(资料来源:千龙新闻网,2003年4月24日)
【案例点评】
案例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道德建设发展的现状。透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第一,社会发展呼唤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和道德风尚。案例16中,被救的落水男子表示要多做公益和好事把大爱传给更多的人。这是社会公德的一种良性传递。第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现代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案例反映出的大学生诚信缺失、漠视生命、忘恩负义、亵渎感情等道德问题,虽然是少数人的表现,不代表大学生的全部,但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欠缺。提高道德修养,是大学生的一门没有学分的必修课。第三,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才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真正能够为大学生织起一层坚实“道德网”的人只有大学生自己,大学生只有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然后才能指导自己的实践。
【教学建议】
以上案例可用于基础课第四节教学的课程导入,以引起学生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提高他们对“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