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机构概况
2018-04-03     作者 :    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学校首批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三个学科团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校科技处批准成立了三个校级重点研究中心,通过科学研究与理论培训,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为哈尔滨学院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具体如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一、研究中心成员:

主    任:孙洪庆、胡宝忠

任:吴卫东(执行)、毕伟林、宋国利

主要成员:刘振清、宁凯、孙 芳、许淑琴、高子清、李 雪、程 宇、戴显岩、姜秀英、周惠杰、宋 阔、王连青、邱 辉、张 强、王 颖、王 岩、郑晓峰、孙丽颖、谷炜江、李景瞳、陈晓利、刘晓文、孔令秋、李德刚、安慧玉、赵彦波、冯引、顾 博、张 聪、武胜男、张福红、王 莹

二、主要研究方向:

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确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研究方向。

三、“十三五”研究计划:

(一)总体研究目标

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理论宣讲等工作,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和政府决策参考,做好“三进”工作,强化咨政育人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坚决,不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二)具体研究计划

1.学习、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包括其中涉及的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的两次讲话精神,结合省情、市情,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重大的问题,加强对策研究,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参考。发挥研究中心的咨政育人功能,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3.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政治工作研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以课促学,以教促研,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落地生根。

4.结合地方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路径,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基因传承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这一重要内容融入到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要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密切联系起来,不搞两层皮。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基础,及现有学科建设成果,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建设等,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6.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基地”,汇集全校资源,努力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平台和基地,成立宣讲团,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全方位的理论宣讲和培训交流。

(三)“十三五”期间重点研究项目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领在研的(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市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等)相关项目。有关科研项目主要有:新时代体育强国背景下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现状及发展研究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导向机制研究,黑龙江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论语》文学性与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有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下黑龙江省PPP项目供给效率问题研究,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研究,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培养策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基因传承模式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机制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一带一路”背景下哈尔滨市对俄自贸区建设研究,哈尔滨市深化对俄中心城市建设对策研究,以文化人实践研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高校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路径研究、文化自信视角下黑龙江优秀精神对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可行性研究等科研项目十余项

2、积极组织申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我校申报了14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九大专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教育思想、法治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内容,申报团队涉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的理论研究人员。主要项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基本范式研究,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研究,美丽中国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革命文化视域下东北抗联精神及时代价值研究,文化自信背景下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审视与提升,用文学阐释弘扬中国精神问题研究等科研项目共计14项。

 

哈尔滨市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基地

一、研究中心成员:

主    任:张 玲

副 主 任:张 虹、吴卫东(执行)、宋 阔

主要成员:刘振清、姜秀英、周惠杰、孙  芳、李 雪、孙丽颖、李景曈、陈晓利、孔令秋、赵彦波、孟瑜、顾 博、武胜男、张福红、王 莹

二、主要研究方向:

结合哈尔滨市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党史党建、法学等学科视域下,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理论思想、制度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十三五”研究计划:

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理论进行学术研究、理论研讨,组织研究人员申报各层级的课题,同时结合研究重点,加强对策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参考,服务地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结合哈尔滨市反腐倡廉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本理论、思想进行研究。

2. 从为官境界着手,进行提升官德修养方面的相关研究。

3. 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方面入手,进行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

四、在研的主要项目:

2016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特色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官”之品格与为官境界研究》

2017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政府公共关系理论的城市邻避冲突治理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基因的传承模式研究》

 

 

哈尔滨市民族宗教工作研究培训基地

一、研究中心成员:

主    任:周惠杰

主要成员:李 雪、杜真强、王 岩、胡乙健、宋 阔、孙丽颖、李德刚、孔令秋、赵彦波、安慧玉、王彩霞、冯 引、顾 博、武胜男、张福红、王 莹

二、主要研究方向:

从哲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法学等学科视域对民族宗教的理论思想、制度建设和文化环境进行研究。哈尔滨市民族宗教领域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研究

三、“十三五”研究计划:

结合研究重点组织申报各层级的课题;完成合作单位交办的基地年度调研项目。

四、在研的主要项目:

与哈尔滨市委统战部、哈尔滨市民族宗教局合作基地年度调研项目(横向项目):《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情况调查与思考》、《哈尔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状况调查与分析》

 

 

上一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机构简况 下一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室带头人介绍

关闭

版权所有:哈尔滨学院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