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师范生毕业论文质量,哈尔滨学院化学系于2025年5月7日在五号楼5327会议室举办“化学专业师范生毕业论文指导专题培训会”。会议特邀教育部化学教指委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主任廖志刚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哈尔滨学院化学系主任宫显云教授主持活动,全系教师及2025届化学师范专业毕业生代表共60余人参会。宫显云主任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毕业论文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次培训旨在通过专家引领,帮助教师把握师范生论文的指导要点,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廖志刚教授结合教育部“实践性论文比例≥50%”的要求,提出选题应紧扣“基础教育需求、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热点”三大方向,并通过正反案例对比阐释选题规范:以“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影响”为例,解析自变量(教学方法)与因变量(科学态度)的操作化定义;对比问题案例《化学迷思概念研究》与优秀案例《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迷思概念的诊断及转化策略》,强调“小题深作”原则。其次,针对化学教育研究特性,以最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即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为例重点剖析研究方法的实施要点。问卷设计:构建“理论框架→工具编制→信效度检验→实施分析”四阶路径,强调五级量表设计与SPSS数据分析的规范化应用;访谈实施:演示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流程(开放编码→轴心编码→核心编码),以《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行为研究》为例,解析教学问题与论文假设的逻辑衔接。最后,从师范类论文的层次结构出发,对论文结构及内容指导做了详细的说明。整场讲座既包含理论指导,又配有实例分析,参会教师频频记录重点内容,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互动交流环节中,化学系教师就“专有名词书写规范”等问题展开提问,毕业生代表也就“论文主体研究对象及书写逻辑”等困惑进行咨询,廖志刚教授结合具体案例逐一解答。
宫显云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培训为提升师范生论文质量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全系教师认真学习转化培训成果,将理念贯穿论文指导全过程。并提出加强校际合作,与哈师大化学系建立密切联系。
本次培训会聚焦师范类论文指导痛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化学系将继续深化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提升化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