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建设优良学风 推动内涵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浏览量:时间:2022-10-10

 

编者按: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强教风转作风正学风 创特色促质量上水平”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推出“建设优良学风 推动内涵发展”系列报道,陆续刊发各单位各部门在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和取得的优良成果,加强示范引领,树立优秀典型。

 

(文/王彩霞)为贯彻落实哈尔滨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学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强教风转作风正学风 创特色促质量上水平”主题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新师范专业培养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制定了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将学风建设融入学生未来发展规划、日常培养、创新就业之中,以课程学习为先导,以过程实训为重点,以实践活动为拓展,持续养成,综合提升,并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的稳步扎实开展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营造严谨、勤学、上进的学风,促进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和运行。

一、精准定位学情 做好学业规划
  马院对新入校学生开展新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制定四年发展规划和就业规划,明晰学生奋斗目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学风建设把好源头关。

 

 

二、发挥榜样力量 做好思想引领

针对新生,邀请优秀毕业生进行考研经验分享和学业交流分享,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榜样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为良好的学风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老生而言,马院定期邀请中学思政专业优秀教师开展名师讲座,激发学生对思政专业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师范技能;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学风建设。


 

三、建立特色管理 以教风促学风

学院建立学业导师制,推进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促进学风建设。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课程设置5-10分钟课前实践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师范技能和综合能力。学院明确要求专业课教师课堂中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内容要饱满,形式丰富,突出思政专业特点,夯实学生专业基本功。并建立党政领导、学院督导听课制度以及两周一次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风问题及时交流、整改。

四、实施卓越人才计划 推出四个一百工程

马院从学生入校开始,根据学生发展规划和学生实际水平,为学生量身制定一份详尽的卓越人才培养规划,配备系统化的执行方案,通过学习通打卡方式督促学生每天完成英语学习、钢笔字书写,夯实学生基本技能、师范技能。同时,马院在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内涵发展,推出四个一百工程,100篇文章学习和感悟,100首古诗词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100本书广泛阅读促进学生内涵发展,100篇专业文章或书籍提升专业素养。同时,马院教师为大学生推出百本经典阅读书目,通过诵读经典,用书香滋润学生的心灵,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书本的指引下丰富多彩。

五、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活动是育人的载体,马院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活动促学风建设中育人导向作用。通过学生班会、创新创业大赛、俄乌冲突演讲比赛、华文杯比赛、学生志愿社团等实践活动拓展多元导学活动形式,将学风建设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效能,逐步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向上的学风。

六、以社团为依托 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爱微益社团是马院的学分制社团,主要开展助老、助学和红色基因宣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志愿精神,触摸社会温度,提升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思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行之愈笃,知之益名,马院大学生用行动谱写青春华章。

 

优良学风是每一个高校必须且应当具备的“软实力”,学风建设,马院一直在路上。马院学子也正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勤于训练、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将专业知识应用实践中夯实学风建设,锤炼本领,昂扬向上,用实际行动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