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延利)为落实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工作,结合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会议要求:高质量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走深走实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十月下旬,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莫延利、张宏坤、化学系主任宫显云和精细化工专业负责人盛双老师一行4人赴浙江省绍兴、丽水等地深入企业调研。调研前副院长莫延利通过浙江省人才市场部协调,就我院现有专业的调研内容、调研需求的意向企业给绍兴市、丽水市人社局发去工作函,精准对接。
调研组首先来到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在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第15,形成了医药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有落户企业200余家,累计吸引投资超过700亿元,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上市挂牌公司20家。
在经开区的东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走访时,与企业经理、技术总监及人事部经理座谈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学生见习、专业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研讨。在丽水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时,重点围绕我院新办精细化工专业定位、杭州纳爱斯研究院人才需求和企业海外布局情况深入交流。
调研组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企业概况,询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数量,同时,介绍我院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的特色及优势。企业对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认可,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内涵提升,共同提高人才质量,实现毕业生“选育送”共赢。
此次调研,得益于浙江省人才市场部的大力支持,收获满满。深入校企交流,不仅是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了解当下人才市场情况,也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产教融合不断创新。今后,学院将进一步与企业加强合作,构建“校政企”联合体。利用浙江省人才住房补贴、生活补贴、有的企业入职后可以提供学费去脱产读研等优惠政策,在学生见习、专业实习等方面开辟新形式,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人才留用福利和培养路径,避免学生“懒就业”、“慢就业”。利用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让教师走进企业,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形成以政府部门为桥梁纽带,上连人才培养,下接知名企业,发挥政策引导,实现“产”、“教”互融。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