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战疫课堂”典型教学案例⑱】 体育学院王瑞青《运动解剖学》

浏览量:时间:2022-05-25

编者按:自线上教学工作启动以来,各二级学院教师担当作为、保质创新,克服实际困难,扎实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学校推出“战疫课堂”典型教学案例进行系列报道,从教学内容环节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性、教学实施效果及反思等方面进行展示,以供教师参考交流。

“疫” 起行动待花开“心”同行结硕果

(文/王瑞青、李琳琳)运动解剖学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主要采用腾讯会议直播,中间插入速课(ppt+语音)录播,通过学习通、微信的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堂、课下进行实时互动。开课以来应到课人数45人,实到课人数45人,到课率达到100%。

在线教学主要特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直播、讨论、抢答、展示、习题、视频观看等多种形式穿插进行,充分利用模型、挂图、人体模特等教学辅助手段,调用身边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丰富课堂内容,使空中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深刻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思政教育贯穿其中

    一、在线教学设计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课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整体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展开,学习目标既是核心,也是教学唯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该课程内容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讲既有一定难度,又相对枯燥,如何在网络授课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是我整个课程设计的突破口。我根据该课程特点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内容

阶段

完成内容

具体操作

“上线”前准备

教学内容准备

为学生收集阅读资料、录制速课(PPT+语音)、准备教学模型及挂图

教学设备准备

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群

学生沟通准备

在微信群与学生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网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线上”

推送资料

课前将相关内容,包括速课、阅读材料推送到教学平台

积极讨论

利用教学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讨论

收集资料

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合问题。

 

“线下”(最大限制模拟教室授课)

总结

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作业情况进行总结

讨论

根据线下收集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讲解

依据课程框架讲解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通、微信群灵活多样布置作业

收集信息

根据课堂效果及学生、督导等反馈意见及时调整。

 

    二、在线教学实施

(一)“线上”教学实施。布置学习任务,将提前录制的速课(ppt+语音),传送到学习通平台,课前向学生发放,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了解,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阅读相关资料,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加其自学的本领。同时充分利用教学平台讨论区,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跟踪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收集学习问题、整理“线下”教学内容。

 (二)“线下”教学实施。这里“线下”是充分地利用各种直播平台,与学生“屏对屏”,最大限度的模拟教室授课。在每节直播课开始时,利用一段时间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及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巩固学生预习成果,拓展学生思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主要围绕知识难点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梳理,充分利用模型、挂图、人体模特等教学辅助手段,调用身边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借助学习通平台所具有的功能,如抢答、随机选人、随堂测试、开视频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课堂感觉活跃课堂气氛,积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的魅力,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课程中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思政教育贯穿其中将正能量不断传递给学生

一门好的理论课程,不仅是生冷的知识,还要和学生有情感的交流,课下充分利用微信群、学习通等平台和学生集体交流或单独沟通。在线授课屏屏相见,拉近了师生的时空距离,而这种交流和沟通又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让学生能发自内心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关怀,增进了与学生们的情感,也点燃了学生们对求知的极度渴望。

 

、在线教学实施成效

针对我院学生“术科”学习积极、“理论”学习马马虎虎的实际情况,如何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能力,是课程成败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授课前和同学们沟通比较多,同学们初期对这门课程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在直播的探讨中能感觉学生对于“线上”部分是有一定准备的。为了使复杂、枯燥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授课过程中将重点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进,在潜移默化中引入知识点,并不断抛出问题。如在讲授第一章细胞器的时候,如果单纯讲几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会很枯燥,但在讲之前先抛出问题—牛奶中蛋白质是怎么在细胞器中制造出来的?通过问题刺激学生们去主动学习思考并积极发言,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直播过程中,为了能更好的抓住学生的眼球,会利用一些辅助教具如模型、挂图等,既吸引了学生又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空中”课堂为了最大限度的突破时空限制,时刻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有效维持“课堂纪律”,随时通过教学平台随机抽人、点名等方式,要求选中的学生打开摄像头与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回答一些问题及展示其学习笔记,让每一名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中时时有被关注和关照的感觉。

同时为了更好的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及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课后作业布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在学习平台布置客观题作业手写主观题作业外,鼓励同学们对所学每一部分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并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由于授课初期准备较充分、学生积极配合及网络给力三方面有力因素结合在,所在前周的教学中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出勤率前4周达到100%,作业完成率100%,学生参与讨论率也在90%以上,学生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为后续课程的推进增加了一定的信心。    

 

、在线教学反思

通过几轮的网络授课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

(一)运动解剖学这门课程概念抽象、枯燥无味、难学难记,加上我们体育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通常是热情开头,草草收尾,如何长期增加课程吸引力,保持其新鲜感,是后续课程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二)“在线”资料做为学生学习重要的一部分组成,课程资料如何不断更新及速课录制的不断创新是保证课程长期保持其吸引力的动力和源泉。

(三)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立考核目标。把网上学习效果与学生获得的课程成绩密切挂钩,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四)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新型授课下,会不会适应,会不会久而久之就会放任自流,越学越糟,长久下去就会在学生群体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好要充分的考虑如何坚固所有的学生。

(五)做好在线课程教学数据的存储、收集与反馈。如学生经常通过学习通APP上的课程群聊提问问题,多于讨论区的留言,也是主讲教师了解教与学状态的一个渠道,教师要关注这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网络授课与传统课堂一样面临许多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讲授不放“水”,学习有“味道”,是我们网络授课追求的目标。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