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线上教学工作启动以来,各二级学院教师担当作为、保质创新,克服实际困难,扎实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学校推出“战疫课堂”典型教学案例进行系列报道,从教学内容环节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性、教学实施效果及反思等方面进行展示,以供教师参考交流。
攻克畏难情绪,强调在线个性化辅导
(文/宗勤瑶、李琳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学工作由宗勤瑶承担,宗勤瑶是哈尔滨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讲《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教育中外教育史》《幼儿园综合活动设计与指导》多门课程。先后参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与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20春季学期在线教学期间,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式教学设计,采用混合教学模式构建课程资源,以任务为导向推进教学进程,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同行的认可,优秀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且成功入选2020春《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工作简报》。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相对较难的课程,不仅因为这门课程包含了研究设计、研究数据统计与处理等学生不太熟悉的理科类知识,还因为研究方法所体现的操作性难度和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畏难情绪。正因如此,宗勤瑶老师分三步完成2022春季学期的在线教学工作。
一、立足学生学习需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由于疫情的原因开始网络授课,宗勤瑶老师马上改变了原本的授课计划方案,重新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之前的网络授课经验为基础,总结17、18级学前专业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时的实际需求,以及对课程知识点掌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调查19级学前专业学生实际需求基础上,重新建构自己的课程模式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通过新的授课形式听懂、理解、掌握、运用每个知识点,使自己的课能落到实处,真正发展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为今后的论文写作和教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上突破难点,课下个性化辅导,攻克课程学习畏难情绪
“研究”是同学们比较陌生并且具有一定畏难情绪的活动,所以本次课程在实施时也将重点放在操作性上,即帮助学生掌握“怎么做研究”。目前开展的是第一章的理论部分,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课状况进行了一些线上讨论,同时配以一定的课堂测试,及时反馈,突破难点。
如以下两个问题:

关于“个案”的问题准确率比较高,说明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关于“研究步骤”错误率高,在后续课堂实时讨论中发现,学生会将“制定研究计划”与“撰写开题报告”割裂成两个步骤,在当堂课程及时反馈的同时,也会给第二章课堂实施时提供本届学生学习难点的提示。同时,会给学生在课后进行个人答疑。答疑过程中会发现对于学习“学前教育研究分类”的目的,学生会有理解上的偏差,因此也在下一次上课时做了及时的提示和反馈。

三、以任务为导向,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形成相结合
该课程以周为单位,设置教育研究的操作性任务,每次课程开始前宗老师将发布本周要完成的作业任务,以任务为导向依次开展“MOOC学习基础知识”、 “录播突破难点”、“直播讨论答疑”的教学环节。以任务为导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思考,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依次展开的三个教学环节也紧密相扣,层层递进,确保学生对教学重点的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保证了优质的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