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号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激发我校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校团委决定举办首届哈尔滨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青春献礼新时代,志愿筑梦新征程
二、大赛时间
2025年5月—6月
三、项目申报
(一)申报主体
校、院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志愿服务类社团
(二)申报范围
社会各领域实施的各类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申报当年正在实施,连续实施时间不少于2年。
(三)申报类别
主要包括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和其它领域等13类。
(四)奖项设置
本届项目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按照项目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金、银、铜和优秀组织奖的项目名单。
(五)评审标准
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应符合以下标准:
1、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前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聚焦社会痛点,精准定位服务对象与范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基层治理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内容与方式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有效回应社会需求。
2、管理规范。项目运营团队相对稳定,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0人,有民主决策机制。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具有明显的志愿性,在招募培训、服务管理、记录认证、激励保障、宣传推广等环节形成标准化体系,通过定期评估持续优化,确保项目长效运行。
3、成效明显。服务时间、服务次数安排合理。项目实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能够切实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显著改善服务对象生活与环境,赢得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及党政部门高度认可。同时,为志愿者搭建成长平台,充分彰显实践育人成效。
4、善于创新。秉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项目管理与实施效能,在社会问题解决中展现创新智慧,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具备高效应急响应能力。
5、影响广泛。在志愿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具备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及交流活动中表现优秀。
四、赛程设置
本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宣传报名阶段、初赛阶段、培训交流阶段以及决赛答辩阶段。
(一)宣传报名阶段(5月12日-5月16日)
各二级学院团委、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要高度重视,引导更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申报项目时要严格把关,科学决策,确保入围项目质量。各参赛团队按照类别进行申报项目,所有申报项目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审核并汇总。各二级学院推荐申报项目1至2项。
(二)初赛阶段(5月17日—5月21日)
校团委组织进行初赛,重点审查项目的目标明确、管理规范、成效明显、善于创新、影响广泛等方面,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参赛项目进入下一阶段。
(三)培训交流阶段(5月22日—5月26日)
校团委邀请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团队等进行经验分享,组织各团队进行项目互评,提出改进建议,促进项目优化提升,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内容科学化、成效广泛化,参与培训交流阶段的项目进入决赛答辩。
(四)决赛答辩阶段(5月27日—6月6日)
所有进入决赛的团队进行项目展示,评审团队根据项目整体表现,结合答辩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工作人员对各评委计分表进行统计、计算,根据最终得分择优进行推报。校团委将部分获奖项目作为优秀案例通过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学习,深入推广志愿服务精神,积极营造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校园氛围。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各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类社团的积极性,广泛动员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赛。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在项目申报环节严格审核、科学研判,切实保障入围项目的专业性与示范性,确保参赛项目高质量、高水平。
2、营造氛围,全面动员宣传。各学院团委要充分运用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对优秀项目进行宣传,加强推广,通过展示项目特色与成效,激发全校师生参与热情,营造积极备赛、踊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氛围,助力打造具有校园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各志愿服务团体请于5月16日17:00前将《第一届哈尔滨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表》(附件1)和《第一届哈尔滨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2)申报材料电子版报送至校青协邮箱:hebxyqx@163.com。文件命名为“XX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申报材料”,并于5月16日17:00前将加盖学院公章的纸质版材料交至校团委(丁香剧场307)。
共青团哈尔滨学院委员会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