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鑫)12月27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苍松带队赴哈尔滨市“一带一路”创新研究中心(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副校长宋国利、党政办公室主任刘振清、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黄丽丽、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许淑琴、外国语学院院长孙延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霍炬、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陶成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景瞳、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孟令波、合作共建处副处长王鑫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调研座谈会上,原中共哈尔滨市委副秘书长、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研究会会长、哈工大中俄经济技术合作研究所所长、技术经济(孵化器)博士生导师孙长雄代表哈尔滨市“一带一路”创新研究中心(博物馆)对苍松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中心(博物馆)基本情况、品牌项目。他介绍,该中心(博物馆)现建有包括亚洲、中东地区、非洲、拉丁美洲、俄罗斯等13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原版信息材料,涉及生命健康产业、建筑业、物流业、创意设计、旅游地理、创新孵化等众多领域,特别是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科技文化创新项目齐全。中心(博物馆)精心打造了德国鲁尔工业区、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区、东欧(乌克兰、波兰、捷克)工业区、北欧和俄罗斯寒地冰雪产业区等特色版块。参加调研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院长根据自己主管的业务、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就“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研究与中心(博物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尤其是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哈尔滨学院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
苍松对孙长雄创办的哈尔滨市“一带一路”创新研究中心(博物馆)表示赞赏和肯定。他指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实施对外开放合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中心(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哈尔滨市开放合作和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贡献。中心(博物馆)汇聚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必将为学校各部门和学院开展业务和相关领域研究拓宽基础、思路和方向。他希望,参加调研的各部门和学院要立足自身办学发展特色和需求,充分利用好中心(博物馆)资源优势,凝聚多方合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形成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成长优势。
座谈会后,苍松一行参观了中心(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了中心(博物馆)特色资源。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