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哈院要闻

首页 - 哈院要闻 - 正文

深化思想引领 强化责任担当 校团委聚力服务学生学业发展

浏览量:时间:2023-11-10

(文/张玉娟)校团委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一高•两有•三强”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风传承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引领,以“青马工程”培训班为依托强化思想引领,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打造品牌化社团,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内容,积极助推营造优良学风。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化学风建设内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课题,也是学校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团委积极落实《哈尔滨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洗礼中引导学生坚信中国道路、坚守价值追求、坚定文化自信,做新时代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举办第十三期“青马工程”培训班,按学生年级开设“青苗班”“骨干班”两个梯队班级,涵盖12个学院7个校级组织共200名团学骨干。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旭峰出席开幕式,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二是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做新时代有过硬本领的建设者;三是奉献基层、挺膺担当,做新时代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的奋斗者。

“青马工程”第十三期学员赴省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室参观学习,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晨教授为“青马工程”学员讲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微课。

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部联合主办“俞秀松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专题讲座。1000余名团学青年认真聆听讲座,对俞秀松烈士的生平事迹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进行了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

召开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旭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对全校各级学生会组织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服务大局中贡献青春力量二是要坚持服务同学宗旨,认真履职尽责,在争当模范榜样中引领青年三是要继续深化学生会改革,勇于挺膺担当,在主动担当中展现风采。

召开团学骨干学风建设专题研讨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旭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号召全校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负责人、学生社团负责人、团支书,要以身作则,加强班级、组织的管理,带动身边的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学风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媒介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拓宽学风建设途径

举办第二十三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以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为目标,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建设“融合贯通”,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尊崇科学、热爱艺术的种子,让创新求实的校园风气与充满科学家精神的文化氛围,弥漫整个校园,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校长、党委副书记于成学出席活动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树牢科技报国之志,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二是涵养优良校风学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三是锤炼干事创业本领,用笃行实干践行青春使命担当。

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一院一品”活动,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鲁班月”、外国语学院“第十八届Happy English大赛”、教师教育学院“教学技能实践大赛”、音乐与舞蹈学院“丁香杯集体舞大赛”、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知识与导游风采大赛”、文法学院“青葱剧社话剧展演”、信息工程学院“程序算法设计大赛”、体育学院“大学生健身健美大赛”、马克思主义学院《俞秀松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专题讲座、艺术与设计学院“丁香杯艺术作品展”、食品工程学院“食品文化节”。

组织团员青年赴哈尔滨大剧院开展“青年艺术沙龙”活动,观看朗诵诗剧《何幸相逢》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借助诗词的力量启迪心灵,强化团员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身体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与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开展首届“丁香杯”艺术作品展,作品以“艺彩缤纷,科技筑梦”为主题,展览作品全部由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创作完成,通过艺术作品展示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面向大一学生开展“青春不虚度 奋斗搏未来”哈尔滨学院第二届学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2023级同学确立自身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学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举办“音梦启航,谱写新时代华章”第十五届“丁香杯”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全面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依托学分制社团打造发展平台培养实践能力,丰富学风建设载体

打造品牌化、专业化社团,发挥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开展社团嘉年华实践活动,形成移动的美育课堂,促进社团活动与专业素养、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理想信念教育等相结合。

学风建设是一项持久性工程,需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校团委将秉承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基本职责,及时把准青年思想脉搏,在学风建设中通过第二课堂不断探索新形式、新载体,充分激发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青年学生自然融入、体会共鸣、受到教育,为培养“一高•两有•三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编辑:李晓欢   审核:朱明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