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2023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次调度会议精神,抢抓春招关键期,全力攻坚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3月29日下午,我校在党政办公楼四楼大会议室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暨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校长、党委副书记于成学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于少鹏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李娜、副校长宋国利、副校长吴旭峰,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合作共建处、教务处、学生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团委、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同志,2022届和2023届毕业班辅导员、获奖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上,于少鹏对学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他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克服困难,2022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13%。学校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推动毕业生在黑龙江省就业,2022年毕业生省内就业人数比例为43.28%,留哈人数为739人,是哈市生源的2倍。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得益于学校采取的“三全三到位”工作机制、更得益于全校各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戮力同心,他向尽心尽力奋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于成学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各部门、全体包保责任人在过去一年的努力与付出,并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感谢。就进一步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他提出具体意见:一是牢记职责使命,深刻领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中都明确提出了民生问题,“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李强总理在3月13日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教育部、教育厅相关会议对就业工作也作出了部署和要求,我们作为城市高校理应扛起政治责任和城市大学必须肩负的使命担当,主动肩负起城市大学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抢抓发展机遇,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激励更多学生留省留哈创业就业,为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做出城市大学的应有贡献。二是科学研判形势,准确把握今年就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毕业生总量看,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1158万,同比增加82万,总量再创新高。从经济社会发展看,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放缓,我国经济社会复苏尚处于过程中,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风向标之一,大学生就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息息相关,势必对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和挑战。从自身问题看,要思考就业形式挑战专业水平的问题,要始终树立“专业是专业人的专业,学生是专业人的学生”理念,帮助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我们责无旁贷。三是聚焦重点难点,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一要提高站位,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各学院要把确保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到重要位置上来抓,将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包保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二要抓住时机,抓紧开展校园招聘。就业部门和各学院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大力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优质就业岗位。同时,学校各职能部门也要充分发挥作用,与上级主管部门主动对接,用好学校一切资源,为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和优质岗位,帮助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三要挖潜创新,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各学院要创新开展招聘宣讲、职场体验、直播带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用好“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联通共享,持续推进学校就业网站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夯实基础,扎实用好政策性红利。要深入研究宣传“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人才新政3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让更多毕业生留在我省我市就业,为龙江、哈尔滨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文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校领导分别向荣获“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22届毕业生升学签约优胜单位”“2022届毕业生签约优胜单位”“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绩效奖励”的集体和个人颁发奖状和证书。








编辑:朱明 审核:李铁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