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淑慧)4月17日,城地系在实训楼309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城地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教研活动,会议由王琼主任主持,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培养方案研究
城地系依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指南》制定了2024版培养方案,结合经过近年来的2020版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就2024版培养方案进行最终确认定稿,针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逐一确定。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任务布置
为了迎接2025年二级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城地系按照任务清单逐项分析,并进行任务分解,包括各专业开设思政课程情况、专业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研究” 课程情况、培养方案等等内容,对于审核评估工作做到任务有落实,行动有实效。
城地系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
4月17日下午13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实训楼501会议室召开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讨论会。系主任杨冬霞主持会议,曲明哲副院长和电子系所有教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经过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详细解读后,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入手,确定培养目标,把握方向,明确修订思路。在本次会议中,关于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任务是打造好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目标是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在曲院长的专业引领下,电子系教师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电子系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
2024年4月17日14:00土木工程系全体教师在大办公室开展教研活动,由系主任李威主持,土木系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为24版培养方案讨论。
本次会议对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度探讨,各专业教师就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学分比例、实践教学安排等议题进行了认真且详尽的讨论,同时提出了具体的修订建议。此外,会议还针对各专业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如何更妥善地兼顾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各专业教师应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致力于制定更为严谨科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升专业办学品质及人才培养质量。
土木系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
4月17日下午,物理系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训楼A219开展,本次活动由物理系主任梁红老师主持,物理系所有教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集体备课。
本次教研活动针对《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进行了集体学习及讨论,此次学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理论部分学习,另一部分是实验操作演示。
理论学习部分我们主要听取了“同课异构”第六次活动中四川大学物理学院高级实验师梁小冲老师对实验背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结构及光路原理、干涉条纹特点、定域干涉)、实验仪器(光路部件、读数结构)、实验操作等的讲解。在课程讲解后,我们还听取了资深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赏析和点评。老师们也分别针对自己所授实验课程进行经验交流,总结不足,认真梳理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实验理论学习探讨之后,由物理系的汪源源和刘庆欣两位老师为大家进行了实验操作的演示,其他老师也纷纷动手开始操作,老师们一致表示此次集体学习收获颇丰,后续我们还会陆续进行此类学习。
通过本次集体学习,拓宽了教师的备课思路,进一步激发教师投身物理实验教学的热情,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物理系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
4月17日下午1时,智能建造系在实训楼506-1智能建造系办公室召开专业教研活动。本次会议主题为培养方案讨论。智能建造系教师全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智能建造系主任刘兴国老师主持。
本次会议共有2项议题。一是教研室划分情况。结合近期学院工作安排,会上刘兴国老师重点介绍了此次教研室划分情况以及对各位老师今后工作开展的影响情况。二是讨论修改24版培养方案。此次重点讨论了智建专业建设方向,结合建设方向修改培养方案。
智能建造专业开展第七次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