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物质资源,是各国的必争之地,无人潜行器对军、民两个应用领域都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而水下通信技术是无人航行器工作的必备条件,由于其通信空间受到传输介质的制约,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
2020年6月18日下午,工学院电子专业聘请哈尔滨工程大学王大成副教授做了《水下通信技术现状与趋势》学术报告,报告采用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与会学生近60人,时长2小时30分钟。
水下无线通信是研制海洋观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借助海洋观测系统,可以采集有关海洋学的数据,监测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海底异常地震火山活动,探查海底目标,以及远距离图像传输等。王老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1水下电磁波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发展
2水声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发展
3水下通信的特点与发展
报告从水声信道的复杂性,包括声能量的传播损失、环境噪声、起伏效应以及多径效应等特点切入进行讲解,为了克服多径传输环境噪声高、带宽窄、可适用的载波频率低以及传输的时延大等这些不利因素,科普性地讲解已经出现的多种水声通信技术,包括单边带调制技术、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多载波调制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 MO)技术,然后对水下通信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总结。讲座最后,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发言提问,王老师对提出的问题逐一地进行了详细地解答。讲座深入浅出,气氛高涨。
通过举办此次学术讲座,学生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促进了学习与实践的融合,理解到一名电子人所必备的能力与素养及应担负的责任,也为电子专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