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地理与旅游学院课堂改革示范课(二)

21-05-27 12:00 丛雪 点击:

        5月24日上午,地理与旅游学院刘岚岚老师在5426教室开展了的《旅游市场营销》“混合式”教学模式及“课程思政”建设公开示范课。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是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课程利用学习通智慧工具和中国大学MOOC网线上精品课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通过学习通智慧工具将课前预习(线上)、课中讨论(线上下)、课后作业(线上)自然融合,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效结合,让学生有全新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一、教学实施过程
    本节课讲授的内容为 5.2旅游产品品牌策略。主要实施过程如下:
    (一)课前
    教师完成课程设计,明确课程所讲内容,教学目的及重点难点。在学习通上对课程视频、预习测试题相关资料进行上传。学生需明确本次课程知识点(难、重点),完成视频学习及线上试题,其目的是使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可加快进度,基础差的同学可放慢速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学习通学生学习反馈数据,调整线下教学活动设计。体现课程设计的阶梯化和信息化。
    (二)课中互动讲解
    课上对学生课前线上预习情况进行通报,对课前知识进行回顾,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教师通过品牌案例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品牌的含义、内容及内涵。利用学习通选人、抢答等工具,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使学生课上对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交流,深入理解课程内容。课上开展思政教育融入,在讲授品牌商标时,引入小组讨论话题: 疫情面前,“钟南山”、“火神山”、“雷神山”等名字家喻户晓,大多数人也都怀着敬畏崇敬的心情对待之,而有的人却从中看到了商机,在争分夺秒地抢注这些商标,对于商家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了解商标法,同时在道德层面教育学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要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公序良德。课上注重强化重点内容、攻克难点内容。案例展示提升品牌价值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进行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迁移,深入思考,回答问题,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如家、美国维珍航空、环球影城、黑龙江省夏季旅游产品推介四个案例引导学生从理性、感性,正面、侧面多维度把握提升品牌价值的方法,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案例展示旅游产品品牌策略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对比,总结规律,在分析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通抢答并发言;记录扩展知识,跟随教师思路,互动完成总结。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归纳总结出旅游品牌策略需经过定位策略、塑造策略、传播策略、强化策略一系列流程,且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措施。教师通过学习通布置小组讨论题目,随机旁听讨论情况,适当给出建议意见,适当发问引发学生思考,进行总结点评。课程结束前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内容,教师对学生小结进行补充,使学生进一步清晰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课后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学生通过课下实地考察、职业角色模拟、小组协作完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巩固已学知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体系认知的强化。课程讲解时要明确所讲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的位置和作用,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消解学生由知识碎片化所带来的认知缺失。
    (二)混合式教学方式,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线下学习时长,在课程实施中要设计好学生学习进度,适时督促,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应注重师生共情,要给出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保证学生在有适度挑战的情况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资源、探索思政元素融入形式。注重从课程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通过知识模块重组、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德育内涵挖掘,形成知识-思政点,进而形成思政线,最终形成与专业知识和理论融为一体的思政面。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从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中挖掘,通过多位度原因分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webwxgetmsgimg

  360截图20210525120653398

 

  QQ截图20210525121211

  QQ截图20210525121229

上一条:地理与旅游学院举办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暨哈尔滨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选拔赛 下一条:“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地理与旅游学院课堂改革示范课(二)

关闭

Copyright ? 哈尔滨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150086